祝英台近
晚云开,朝雪霁,时节又灯市。
夜约遗香,南陌少年事。
笙箫一片红云,飞来海上,绣帘卷、缃桃春起。
旧游地。
素蛾城阙年年,新妆趁罗绮。
玉练冰轮,无尘浣流水。
晓霞红处啼鸦,良宵一梦,画堂正、日长人睡。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夜幕降临,朝霞初露,时光正好是灯市繁华的时候。
夜晚相约,留下香气,那南边的马路边,少年的故事仍在继续。
笙箫声中,一片红云,飞向远方的大海,卷起绣帘,春天的花朵绽放。
曾经的游玩之地,依然如故。
白蛾飞舞的城阙,每年都换新装,追赶潮流,罗衣锦绣。
如玉的丝带,明月的光辉,洗去尘埃,流水潺潺。
早晨的霞光中,乌鸦啼鸣,美好的夜晚,仿佛一场梦境,画堂里,人们正在悠闲地度过漫长的白天。

去完善
释义
1. 晚云开:傍晚的云层开始消散。
2. 朝雪霁:早晨的雪已经停止。
3. 时节又灯市:又到了举办灯会的季节。
4. 夜约遗香:夜晚相约,留下香气。
5. 南陌少年事:南边的街头巷尾,那些年少时光的事情。
6. 笙箫一片红云:吹笙和吹箫的声音如一片红色的云彩。
7. 飞来海上:像从海面上飘来。
8. 绣帘卷、缃桃春起:卷起绣帘,春天的花朵再次盛开。
9. 旧游地:曾经游历过的地方。
10. 素蛾城阙年年:白色的蛾子在城市的高塔上年年出现。
11. 新妆趁罗绮:新妆的女子们追逐着华丽的服饰。
12. 玉练冰轮:如玉般的光线如同冰轮(即月亮)。
13. 无尘浣流水:清澈的溪流洗涤着尘埃。
14. 晓霞红处啼鸦:晨曦中的红色霞光中,鸟儿在啼叫。
15. 良宵一梦,画堂正、日长人睡:美好的夜晚,画堂中,人们正在享受着漫长的白天和宁静的睡眠。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祝英台近》是吴文英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词中以晚云、朝雪、灯市等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时光流转、岁月如梭的氛围。“夜约遗香,南陌少年事”一句,则揭示了词人对往事的回忆和感慨。夜晚相约,留下芬芳,那些南陌的少年时光,如今已成为遥远的回忆。
“笙箫一片红云,飞来海上,绣帘卷、缃桃春起”,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笙箫之声如同红云般飘来,海上绣帘高卷,缃桃盛开,春意盎然。然而,这一切都是过去的美好,如今已不再。
“旧游地。素蛾城阙年年,新妆趁罗绮”,词人通过对旧游地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素蛾城阙,即曾经的繁华都市,如今已年年变化,新妆罗绮,指代新的繁华景象,却再也找不回过去的美好。
“玉练冰轮,无尘浣流水”,词人以玉练、冰轮等意象,表达了对纯净美好的向往。玉练如同清澈的流水,洗净了世间的尘埃,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美好。
最后,“晓霞红处啼鸦,良宵一梦,画堂正、日长人睡”,以晓霞、啼鸦等景象收尾,表达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在晓霞的红光中,啼鸦啼叫,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辉煌。而在画堂之中,日长人睡,时光荏苒,一切都已不再。
总的来说,这首《祝英台近》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词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情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和美好。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是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末年,当时正值金国入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吴文英作为一位文人,对国家的命运深感忧虑,但他又无法直接参与军事斗争,因此将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寄托在诗词创作中。
在这个时期,吴文英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始终未能取得功名。这使得他对自己的才华产生了怀疑,也对国家的选拔制度感到失望。然而,他并没有放弃对诗词的热爱,反而更加努力地钻研诗词艺术,希望能够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人生理想。
在吴文英所处的时代,南宋朝廷内部的腐败和软弱无能使得国家日益衰落。金国的侵略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朝廷却对此束手无策。这使得吴文英对国家的前途感到绝望,也使他对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困惑。然而,他仍然坚持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希望通过自己的诗词作品唤起人们的爱国热情,共同抵抗外敌的侵略。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