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青玉案

标题包含
青玉案
新腔一唱双金斗。 正霜落、分甘手。 已是红窗人倦绣。 春词裁烛,夜香温被,怕减银壶漏。 吴天雁晓云飞后。 百感情怀顿疏酒。 彩扇何时翻翠袖。 歌边拌取,醉魂和梦,化作梅边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约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卒于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前后。 吴文英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过幕僚、县...查看更多
火龙果小番茄
去完善

译文
一曲新曲,双金斗,如同霜花飘落,分给了心爱的人。 已经是在红色的窗后,疲惫的刺绣之人。 春天的词如烛光裁剪,夜晚的香炉温暖被褥,害怕减少银壶里的液体。 吴地的天空,大雁在晨曦中飞翔。 一百种情感,都在心中,却只能以酒来宣泄。 彩色的扇子,什么时候能翻起翠绿的袖子。 在歌唱的边缘,让醉魂和梦境交织,化作梅花般的瘦弱。
火龙果小番茄
去完善
释义
1. 新腔一唱双金斗:这句诗中的“新腔”指的是新的曲调,而“一唱双金斗”则形容歌声的悠扬动听。这里的“金斗”是指一种乐器,类似于现代的扬琴。 2. 正霜落、分甘手:这句诗中的“霜落”指的是秋天的景色,而“分甘手”则是指分享美好事物的人。这里的“甘”指的是美好的事物。 3. 已是红窗人倦绣:这句诗中的“红窗”指的是红色的窗户,而“人倦绣”则是指人疲惫不堪。这里的“倦绣”指的是疲惫于刺绣工作。 4. 春词裁烛,夜香温被,怕减银壶漏:这句诗中的“春词裁烛”指的是春天的诗句如同裁剪蜡烛一般精美,而“夜香温被”则是指夜晚的香气温暖被子。这里的“银壶漏”指的是银壶里的水逐渐滴尽。 5. 吴天雁晓云飞后:这句诗中的“吴天”指的是吴地的天空,而“雁晓云”则是指大雁在早晨的云层中飞翔。 6. 百感情怀顿疏酒:这句诗中的“百感情怀”指的是各种情感,而“顿疏酒”则是指情感突然变得淡薄,不再那么浓烈。 7. 彩扇何时翻翠袖:这句诗中的“彩扇”指的是彩色的扇子,而“翻翠袖”则是指翠色的衣袖摆动。这里的“翠袖”指的是翠色的衣袖。 8. 歌边拌取,醉魂和梦,化作梅边瘦:这句诗中的“歌边”指的是歌唱的地方,而“拌取”则是指尽情地享受。这里的“梅边瘦”指的是梅花旁边,形容人的憔悴模样。
火龙果小番茄
去完善
赏析
《青玉案》是吴文英的一首词,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以及词人对心上人的思念之情。这首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卷。 首句“新腔一唱双金斗”,以“新腔”和“双金斗”来形容词的旋律和节奏,展现了词的独特魅力。接下来,词人描绘了秋天的景色,“正霜落、分甘手”,霜落在枝头,仿佛是上天赐予的甘甜,让人陶醉其中。 然而,美好的景色并不能缓解词人对心上人的思念,“已是红窗人倦绣”,红窗边的女子疲惫地停止刺绣,她的心情如同春天的花朵般盛开,却又很快凋谢。这种情感的波动,如同春词中的“裁烛”和夜香中的“温被”,充满了诗意。 最后,词人以“吴天雁晓云飞后”,描绘了天空中的飞鸟,它们在黎明时分飞翔,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词人的情感也如同飞鸟一般,在这百感交集的时刻,只能以酒来宣泄,“百感情怀顿疏酒”。 结尾句“彩扇何时翻翠袖”,以彩扇和翠袖的形象,表达了词人在歌边寻找慰藉,希望能够将醉魂和梦境化作梅花般的瘦弱,以承受这无尽的思念之苦。 总的来说,《青玉案》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情感的词作,吴文英以其独特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和对心上人的思念,让人陶醉其中,回味无穷。
火龙果小番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青玉案》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40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金兵入侵,朝廷腐败,民生疾苦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吴文英作为一个文人,深感国家民族的危机,他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如愿以偿地进入仕途,只能以词人的身份抒发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 在时代背景方面,当时的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民不聊生。金兵的侵略使得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困苦。而朝廷却对金兵采取妥协求和的政策,这使得吴文英等有志之士痛心疾首。 在这样的背景下,吴文英创作了这首《青玉案》。词中以“东风夜放花千树”的美景反衬出“宝马雕车香满路”的奢华,以及“笑语盈盈暗香去”的无奈。最后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慨,表达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火龙果小番茄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