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西江月·丙午冬至

标题包含
西江月·丙午冬至
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约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卒于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前后。 吴文英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过幕僚、县...查看更多
风中承诺_204
去完善

译文
刺绣的人累了,放下手中的针线,罗幕上烟雾弥漫,五更时分,富贵人家的门前响起了萧鼓声,窗外晨光微寒,伴随着马儿的嘶鸣。头上的帽子还残留着早上的雪,镜子里的自己如春天般的明媚,拉上帘子去买酒赏梅,梦游在林逋山下的美景中。
风中承诺_204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丙午冬至:指吴文英在丙午年冬至时节创作该词。 2. 添线绣床:形容制作冬衣的过程。 3. 人倦:表达制衣人的劳累。 4. 翻香罗幕:描述熏香时香料的扩散状态。 5. 五更箫鼓:表示时间,天快亮时。 6. 贵人家:指有权有势的富裕家庭。 7. 晓寒嘶马:清晨寒冷的空气中,马儿发出的嘶鸣声。 8. 帽压半檐朝雪:戴帽子用以遮挡清晨的雪。 9. 镜开千靥春霞:镜子中映照出如花笑颜。 10. 小帘沽酒:在小窗边购买酒。 11. 林逋山下:林逋是北宋诗人,居住杭州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为乐,被誉为“梅妻鹤子”。这里借指梅花盛开的景色。
风中承诺_204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冬至时节的景象和心情,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首句“添线绣床人倦,翻香罗幕烟斜”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冬日画面,凸显出作者的宁静与恬淡。接下来的“五更箫鼓贵人家。门外晓寒嘶马”则描述了富贵人家的冬至生活,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 “帽压半檐朝雪,镜开千靥春霞”形象地描绘了冬日的美丽景色和人物的雅致妆容,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冬日生活的热爱。最后一句“小帘沽酒看梅花。梦到林逋山下”更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心境,向往着梅花盛开的林逋山,追求心灵深处的宁静与自由。整首词在韵律上优美流畅,给人以美的享受。
风中承诺_204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西江月·丙午冬至》是南宋词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作于公元1246年的冬至日,即丙午年。这一年,吴文英已经59岁,正处于人生的晚年阶段。他一生仕宦不得意,大部分时间在江南度过,虽才华横溢,却并未受到朝廷的重用,只能以诗词抒发内心的情感。 在这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的南宋正面临着严重的内忧外患。北方的金朝已经灭亡,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强大的蒙古帝国。南宋的统治者未能抓住这个机会,反而在内斗和腐败中耗尽国力。与此同时,农民起义不断爆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吴文英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的词作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风中承诺_204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