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

标题包含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
西风来晚桂开迟。月宫移。到东篱。簌簌惊尘,吹下半冰规。拟唤阿娇来小隐,金屋底,乱香飞。 重阳还是隔年期。蝶相思。客情知。吴水吴烟,愁里更多诗。一夜看承应未别,秋好处,雁来时。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约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卒于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前后。 吴文英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过幕僚、县...查看更多
Xinyun宝贝
去完善

译文
西风到来已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月亮从天空中移动,最终悬挂在篱笆旁。它轻轻地将尘埃卷起,就像半块冰冷的玉璧。想象着阿娇正悄悄地来到这里,在金屋里,各种香气交织。 重阳节还是在每年固定的时间来临,蝴蝶翩翩起舞,思念着它们的伴侣。游客们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感受到了乐趣,纷纷拿起手中的笔记录下眼前的美好。当夜幕降临,大雁归来之时,这秋天最美好的时刻仿佛还没有离去。
Xinyun宝贝
去完善
释义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注释: 1. 江神子:词牌名,又名“梅花引”等。 2. 十日:指连续十天的日子。 3. 荷塘:指种满荷花的池塘。 4. 小隐:在诗词中多指暂时归隐的生活。 5. 朔翁:对朋友的尊称。 6. 西风:指的是秋风。 7. 桂开迟:指桂花开放时间较晚。 8. 月宫:传说中嫦娥居住的宫殿。 9. 东篱:源自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处代指菊花盛开的场景。 10. 簌簌:形容风声、物体落地声等。 11. 惊尘:指尘土飞扬的情景。 12. 半冰规:古代天文仪器,此处用来比喻圆月。 13. 阿娇:西汉陈皇后,曾居住在长门宫,此处代指美女。 14. 金屋:汉武帝曾欲为陈皇后建金屋,此处意为富丽堂皇的居所。 15. 乱香飞:指各种香气弥漫。 16. 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传统佳节。 17. 隔年期:每年一次的间隔期。 18. 蝶相思:蝴蝶的翩翩起舞,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19. 客情:旅居在外的心情。 20. 吴水吴烟:吴地的流水和烟雾,这里借指江南水乡。 21. 愁里:在愁绪之中。 22. 秋好处:指秋天的美景。 23. 雁来时:大雁南飞的时候,暗示秋天到来。
Xinyun宝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的上片以“西风来晚”的起句,写桂花的开放晚于季节。作者通过描绘月亮从“月宫”移至“东篱”的场景,暗示了桂花的美丽和香气浓郁。紧接着的“簌簌惊尘,吹下半冰规”,形象地描绘出桂花飘落的动人景象。而接下来的“拟唤阿娇来小隐,金屋底,乱香飞”,则表现出了作者希望能邀请佳人一同欣赏桂花的美好愿望。 下片则以“重阳还是隔年期”开篇,点明时令已至重阳节,但作者却与佳人分离。接下来两句“蝶相思。客情知”,表明作者对于佳人的思念之情无法抑制。后面的“吴水吴烟,愁里更多诗”,则是对这种思念之情的进一步描绘,表现了作者的忧愁心境。最后的三句“一夜看承应未别,秋好处,雁来时”,则是作者对于未来重逢的美好期许,希望能在秋天最美的时刻,大雁归来的时候,再次与佳人相聚。
Xinyun宝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江神子·十日荷塘小隐赏桂呈朔翁》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末年,大约是在公元1279年左右。 在这个时期,南宋朝廷的统治日渐衰败,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加剧。吴文英作为一位士人,面对这种时局,内心充满了忧虑和感慨。他的人生际遇也颇坎坷,虽然才华横溢,但在官场上并不得志,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吴文英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以求心灵上的慰藉。他在荷塘边的小屋里度过了十天的时光,期间欣赏着金秋时节盛开的桂花,写下了这首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墨客在社会动荡中的无奈与忧国忧民之情。
Xinyun宝贝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