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金井空阴,枕痕历尽秋声闹。
梦长难晓。
月树愁鸦悄。
梅压檐梢,寒蝶寻香到。
窗黏了。
翠池春小。
波冷鸳鸯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金井空荡荡,枕头的痕迹上留下了秋天的声音。
梦境漫长,难以醒来。
月亮照耀着树木,忧愁的乌鸦静静地坐着。
梅花压低了屋檐,寒冷的蝴蝶寻找花香来到。
窗户粘住了。
翠绿的池塘春天很小。
波浪寒冷,鸳鸯醒了过来。

去完善
释义
1. 金井空阴:金井,指井栏;阴,指阴影。这里形容金井的阴影已经消失,表示时间的流逝。
2. 枕痕历尽秋声闹:枕痕,指枕头的痕迹;秋声,指秋天的声音。这里形容枕头的痕迹已经经历了无数次的秋天,表示时间的漫长。
3. 梦长难晓:梦长,指梦境漫长;晓,指醒来。这里形容梦境漫长难以醒来,表示对过去的回忆难以割舍。
4. 月树愁鸦悄:月树,指月亮照耀的树木;愁鸦,指忧愁的乌鸦。这里形容月亮照耀下的树木和忧愁的乌鸦,表示环境的凄凉。
5. 梅压檐梢,寒蝶寻香到:梅,指梅花;檐梢,指屋檐的尖端;寒蝶,指寒冷的蝴蝶。这里形容梅花的重量压在了屋檐的尖端,寒冷的蝴蝶寻找梅花的香气来到。
6. 窗黏了:窗,指窗户;黏了,指粘附。这里形容窗户被粘附上了冰霜,表示天气的寒冷。
7. 翠池春小:翠池,指绿色的池塘;春小,指春天的短暂。这里形容春天的绿色池塘非常短暂,表示春天的短暂。

去完善
赏析
《点绛唇》是吴文英的一首词,以景抒情,意境深远。词中通过对金井、秋声、梦长、月树、梅压檐梢、寒蝶、翠池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金井空阴”,金井是古代庭院中的井,空阴指的是金井周围的树木已经落叶,呈现出一种空旷的景象。这句表达了作者对秋天景象的观察和感受,给人一种寂寥、清冷的感觉。
“枕痕历尽秋声闹”,枕痕指的是梦境,秋声闹则是对秋天声音的描绘。这句表达了作者对梦境和自然的独特理解,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无奈和感慨。
“梦长难晓”,表达了作者对梦境的思考和探索,以及对生活的无尽感慨。这句词充满了哲理,让人深思。
“月树愁鸦悄”,月树是指月光照在树上的景象,愁鸦则是对乌鸦叫声的描绘。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夜晚景象的独特感受,给人一种忧郁、宁静的感觉。
“梅压檐梢,寒蝶寻香到”,梅压檐梢是对梅花压低檐梢的景象描绘,寒蝶则是形容蝴蝶在寒冷中寻找花香。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窗黏了。翠池春小”,窗黏了表示窗户被霜冻粘住,翠池春小则是对池塘水色的描绘。这句词表达了作者对季节变化的感知,以及对生活的一种感慨。
总的来说,《点绛唇》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词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点绛唇》是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创作于宋宁宗庆元年间(1195-1200年)。此时,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浙江杭州人。他一生未仕,以布衣身份游历四方,结交名士。他的词风独特,善于运用典故和描绘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在庆元年间,吴文英的生活并不如意,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这使得他对现实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在这个时期,南宋的社会风气逐渐衰颓,文人墨客们纷纷逃避现实,寄情山水。吴文英也不例外,他在游历过程中,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都成为他创作词作的重要素材。他的作品往往寓含着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