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

标题包含
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
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艳拂潮妆,澹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过数点斜阳雨,啼绡粉痕冷。 宛相向。指汀洲、素云飞过,清麝洗、玉井晓霞佩响。寸藕折长丝,笑何郎、心似春荡。半掬微凉,听娇蝉、声度菱唱。伴鸳鸯秋梦,酒醒月斜轻帐。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约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卒于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前后。 吴文英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过幕僚、县...查看更多
从小吃饭店~
去完善

译文
微风轻轻拍打着水面,秋天的露水在月光下显得晶莹剔透。江边的花朵凋零,绿叶也渐渐枯萎。它们鲜艳的色彩仿佛是清晨的潮水涂抹上的妆容,而淡雅的色泽则如同冬日里的冰雪。这些花儿好似绿色池塘中翻腾的浪花,别有一番风味。夕阳西下,小雨斜洒,犹如点点粉末落在丝绸上,寒意袭来。 似乎有一只美丽的鸟儿在汀州飞舞,它的羽毛洁白如云。它轻盈地飞过了那朵像用玉石雕琢出的彩霞,让人不禁想起玉井中的仙人和他们的朝霞神光。一段段莲藕折断后,丝丝相连,笑着想象着一位俊美的书生正心猿意马。在这略带凉意的夜晚,听着小蝉唱着美妙的曲子,就像小船在绿菱荡漾的湖面上划过。在鸳鸯的美梦中度过这醉人的秋天,醒来时月亮已偏,床边的帘子轻轻摇晃。
从小吃饭店~
去完善
释义
《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的注释如下: 1. 风拍波惊:风吹动着水面,产生波浪。 2. 露零秋觉:秋天露水降临,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3. 断绿衰红江上:形容江河边的绿色植物逐渐凋谢。 4. 艳拂潮妆:莲花艳丽如同海潮般盛装。 5. 澹凝冰靥:莲花淡雅如同冰雪的面容。 6. 别翻翠池花浪:与以往的绿叶不同,仿佛在翠绿的池塘中翻起浪花。 7. 斜阳雨:夕阳下的小雨。 8. 啼绡粉痕冷:描绘花朵在寒冷的天气下依然盛开的情景。 9. 宛相向:仿佛相对而望。 10. 汀洲:水中小岛。 11. 素云飞过:像云朵一样飘过的景象。 12. 清麝洗:清澈的水如同麝香一般。 13. 玉井晓霞佩响:清晨阳光照耀下的莲花如霞光闪烁,仿佛佩戴着饰品。 14. 寸藕折长丝:形容莲藕断开时留下的长长丝状物。 15. 何郎:南朝诗人何逊,以喜爱梅花著称。此处借指欣赏荷花的人。 16. 心似春荡:形容心情如同春天般荡漾。 17. 娇蝉:蝉的美称,这里指的是叫声悦耳的蝉。 18. 声度菱唱:声音传播到菱角丛中。 19. 鸳鸯秋梦:梦境中的鸳鸯形象。 20. 月斜轻帐:月光斜照在轻纱般的帐子上。
从小吃饭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秋日傍晚红白莲花的风致与情韵,颇有意境。词中“风拍波惊,露零秋觉,断绿衰红江上”几句,以风声、露滴等自然景物,表现了秋天萧瑟的氛围,也为后文的白红莲花作铺垫。而后词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红白莲花的美感:“艳拂潮妆,澹凝冰靥,别翻翠池花浪。”这两句分别展现了莲花鲜艳的色彩和洁雅的姿态,动静相宜。接下来的“过数点斜阳雨,啼绡粉痕冷。”通过斜阳细雨中的莲花形象,展现出其坚韧的品质。 下阕中,“宛相向。指汀洲、素云飞过,清麝洗、玉井晓霞佩响。”这几句将莲花比作仙子,赋予其清新脱俗的气质。同时“寸藕折长丝,笑何郎、心似春荡。”则以莲藕的形姿,暗喻莲花即使到了秋季依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结尾部分“伴鸳鸯秋梦,酒醒月斜轻帐。”则以鸳鸯为伴,渲染了恬静舒适的氛围,也为整首词画上圆满的句号。
从小吃饭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法曲献仙音·秋晚红白莲》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此词约作于公元1257年,当时南宋朝廷政治腐败、战乱频发。词人以擅长描绘物象和表达个人情感而著称。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尽管人生际遇多舛,但他始终保持着超然的态度和高尚的情操。他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将自然界的景致与社会现象联系起来,用笔墨谱写出一曲生命的咏叹调。
从小吃饭店~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