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鹤仙
记年时茂苑。
正画堂凝香,璇奎初焕。
天边岁华转。
向九重春近,仙桃传宴。
银罂翠管。
宝香飞、蓬莱小殿。
荷玉皇、恩重千秋,翠麓峻齐云汉。
须看。
鸿飞高处,地阔天宽,弋人空羡。
梅清水暖。
苕溪上,几吟卷。
算金门听漏,玉墀班早,赢得风霜满面。
总不如、绿野身安,镜重未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那年春天,茂密的花园里花开正艳。
画堂里的香气凝重,璇奎星初现光芒。
时光荏苒,春天已经临近天空。
仙桃盛宴,皇帝赐宴,感激不尽。
银罂美酒,翠管琴瑟,仙境般的宫殿。
皇恩浩荡,千秋万代,山峦巍峨,直入云端。
仰望天空,鸿雁高飞,天地广阔,无人可及。
梅水温暖,苕溪边,诗韵悠扬。
金门听漏,玉墀班早,风霜满面,只为国家。
终究不如,绿野安身,岁月静好,时光从容。

去完善
释义
1. 茂苑:指吴地的园林,这里代指吴文英所生活的地区。
2. 画堂:华丽的厅堂。
3. 璇奎:星名,这里指天空。
4. 天边岁华:指时间的流逝。
5. 仙桃传宴:指神仙的宴会。
6. 银罂翠管:指银制的酒器与翠色的管弦之器,这里代指宴会的酒和音乐。
7. 蓬莱小殿:指仙境中的宫殿。
8. 鸿飞高处:指鸿鹄高飞,这里喻指人生的追求。
9. 地阔天宽:形容广阔的天地。
10. 弋人空羡:指猎人空羡慕。
11. 梅清水暖:指梅水河畔,这里代指吴文英的故乡。
12. 苕溪:水名,位于吴文英的故乡。
13. 金门听漏:指皇宫的报时装置。
14. 玉墀班早:指早朝,皇帝在玉墀上接受群臣的朝见。
15. 绿野身安,镜重未晚:指在绿野中生活,身心安宁,时光尚早。

去完善
赏析
这首《瑞鹤仙》是吴文英的一首咏史抒怀之作。诗中通过对茂苑的回忆,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诗的开篇即描绘了茂苑的美景,仿佛是人间仙境。画堂凝香,璇奎初焕,这两句描绘了画堂的华丽和璇奎的璀璨,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接着,诗人提到了天边的岁华转,这既是对时光流转的感叹,也是对皇恩的赞美。仙桃传宴,则是对皇恩厚待的赞美。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银罂翠管、宝香飞、蓬莱小殿等场景,这些场景都充满了神秘和奢华,展现了皇家的富丽堂皇。荷玉皇、恩重千秋,翠麓峻齐云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皇恩的感激和敬仰。
然后,诗人转笔写到鸿飞高处,地阔天宽,弋人空羡。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皇恩厚待的羡慕和感激。梅清水暖,苕溪上,几吟卷,这些诗句描绘了诗人自己的心境和生活。
最后,诗人算金门听漏,玉墀班早,赢得了风霜满面。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和沧桑感。总不如、绿野身安,镜重未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向往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瑞鹤仙》以茂苑为背景,通过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皇恩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吴文英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瑞鹤仙》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40年左右,正值南宋末年,金兵南下,国势日衰,民生疾苦之时。
在这个时期,吴文英作为一位文人,深感国家民族的危亡和民众的苦难。他的一生历经坎坷,曾担任过幕僚、县丞等小官,但始终未能施展抱负。他的词作多描绘个人身世之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在《瑞鹤仙》中,吴文英以瑞鹤的形象寓意国家的繁荣昌盛,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同时,他也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词充分体现了吴文英的词风,以及他在时代背景下的情感体验和人格魅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