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惜黄花慢

标题包含
惜黄花慢
送客吴皋。 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 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水迢迢。 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 念瘦腰。 沈郎旧日,曾系兰桡。 仙人凤咽琼箫。 怅断魂送远,九辨难招。 醉鬟留盼,小窗翦烛,歌云载恨,飞上银霄。 素秋不解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 梦翠翘。 怨鸿料过南谯。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吴文英,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约生于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年),卒于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前后。 吴文英出身贫寒,年轻时曾从事过幕僚、县...查看更多
Mstinger
去完善

译文
送走客人,站在吴地的江边。 正值霜夜的寒冷,枫叶落在了长桥上。 仰望天空无尽,背对城市渐渐模糊,离别的亭子昏暗,离愁的水流遥远。 翠绿的香气凋零,红色的衣服已经老去,傍晚的忧愁紧紧锁住,残存的柳树像眉毛一样。 想起那瘦弱的腰身,沈郎曾经系过兰舟。 像是神仙般的女子吹奏着玉箫,惆怅地送别远方的人,九种音律难以召唤。 醉人的美女留恋地看着我,在小窗前点燃蜡烛,歌声中载满了怨恨,飞上了蓝天。 秋天的素色不明白跟随船只离去,凋零的红叶趁机随着一片寒冷的波涛。 梦中的翠鸟翘首以待。 怨愤的鸿雁大概会飞过南边的战鼓。
Mstinger
去完善
释义
1. 吴皋:指吴地的水边。 2. 试霜夜冷:指秋天的夜晚,气温降低。 3. 枫落长桥:指秋天的枫叶飘落,覆盖在长桥上。 4. 天不尽:天空无边无际。 5. 背城渐杳:远离城市的景象逐渐模糊。 6. 离亭黯黯:离别的亭子显得昏暗。 7. 恨水迢迢:离别的恨意如同遥远的河水。 8. 翠香零落红衣老:指秋天的树叶凋零,红色的衣服已经破旧。 9. 暮愁锁、残柳眉梢:暮色中的忧愁如同柳眉般紧锁。 10. 瘦腰:形容身材瘦弱。 11. 沈郎旧日,曾系兰桡:沈郎是指沈约,这里指代曾经与沈约相似的人。兰桡是指船桨,这里指代船。 12. 仙人凤咽琼箫:指仙人的吹奏乐器,如凤凰咽声的琼箫。 13. 断魂送远:指离别的情感如同随风飘散的灵魂。 14. 九辨难招:指离别的痛苦难以表达。 15. 醉鬟留盼:指醉后的女子凝视着远方。 16. 小窗翦烛:指在小窗前剪烛光。 17. 歌云载恨:歌声中载满了离别的恨意。 18. 素秋不解随船去:指秋天的景色不会随着船一起离开。 19. 败红趁、一叶寒涛:指秋天的落叶随着寒涛一起飘荡。 20. 梦翠翘:指梦中梦见翠鸟的羽毛。
Mstinger
去完善
赏析
《惜黄花慢·送客吴皋》是吴文英的一首词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离别之愁和思念之情。 上片以“送客吴皋”开篇,描绘了送别客人的场景。“正试霜夜冷,枫落长桥”,霜夜寒冷,枫叶飘落,长桥上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哀愁。“望天不尽,背城渐杳,离亭黯黯,恨水迢迢”,诗人抬头仰望天空,远方的城市变得越来越模糊,离别的亭子笼罩在一片黯淡之中,离愁像一条迢迢不绝的河流。这里的“望天”、“离亭”、“恨水”等意象,都充满了离愁别绪。 下片以“翠香零落红衣老,暮愁锁、残柳眉梢”,描绘了翠竹和红叶的凋零,暮色中的愁绪如同柳眉般紧紧锁住。这里的“翠香零落”和“暮愁锁”,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的变化和人的情感的变化。 “念瘦腰。沈郎旧日,曾系兰桡”,诗人想起了过去的日子,沈郎曾经系过兰桡(船桨),这里的“瘦腰”和“兰桡”,都暗示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已经不再。 下片以“仙人凤咽琼箫。怅断魂送远,九辨难招”,描绘了仙人在吹奏琼箫,诗人的魂魄随着箫声飘向远方,九曲回肠的思念难以寻觅。这里的“仙人凤咽琼箫”和“九辨难招”,都表现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醉鬟留盼,小窗翦烛,歌云载恨,飞上银霄。”诗人想象着醉鬟在窗前回首凝望,歌声载满了离恨,飞向银色的天空。这里的“醉鬟”和“歌云”,都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结尾以“素秋不解随船去,败红趁、一叶寒涛。梦翠翘。怨鸿料过南谯”,描绘了秋天的落叶随寒涛而去,梦境中的翠翘和怨鸿似乎经过南谯。这里的“素秋”、“败红”、“梦翠翘”和“怨鸿”,都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惜黄花慢·送客吴皋》是一首描绘离别和思念的词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Mstinger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惜黄花慢》是南宋词人吴文英的作品。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公元1200年左右,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北宋的灭亡和金人的入侵,国家局势动荡不安。然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沉溺于享乐,导致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吴文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人生经历颇为坎坷。他曾担任幕僚,但因战乱和政治斗争而四处奔波,生活艰难。他的词作多描绘个人遭遇和感慨世事,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惜黄花慢》一词正是吴文英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创作的。词中以黄花(菊花)象征美好时光的逝去,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战乱的忧虑。同时,通过对往昔繁华的追忆,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民众的苦难。这首词不仅展示了吴文英卓越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历史变迁。
Mstinger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