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浪影龟纹皱。
蘸平烟、青红半湿,枕溪窗牖。
千尺晴霞慵卧水,万叠罗屏拥绣。
漫几度、吴船回首。
归雁五湖应不到,问苍茫、钓雪人知否。
樵唱杳,度深秀。
重来趁得花时候。
记留连、空山夜雨,短亭春酒。
桃李新栽成蹊处,尽是行人去后。
但东阁、官梅清瘦。
欸乃一声山水绿,燕无言、风定垂帘昼。
寒正悄,亸吟袖。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浪影映照在龟纹般的水面。
蘸着平烟,天空中的红色和蓝色交织,如同湿漉漉的枕溪窗。
千尺高的晴霞懒洋洋地躺在水中,万叠的罗屏像锦绣般环抱。
漫无目的地,几次回首吴地的船只。
归雁可能不会飞到五湖,问那辽阔的苍茫之地,垂钓雪花的人知道吗?
樵夫的歌声渐行渐远,山谷变得深邃秀丽。
再次来到这个美好的时光。
记得曾经在山中留连,夜晚下着空山雨,在短亭品尝春酒。
桃花和李花新栽在小路上,都是那些离去的人的足迹。
但东阁的官梅依然瘦弱。
欸乃的声音响起,山水变得翠绿;燕子无声地飞过,风停在帘子下的白天。
寒冷悄然降临,衣袂随风下垂。

去完善
释义
1. 浪影龟纹皱:形容水面波纹如龟纹般曲折。
2. 蘸平烟、青红半湿,枕溪窗牖:形容水面倒映着天空的颜色,仿佛水面上也有青红半湿的色彩,水面就像窗户一样可以看见周围的景色。
3. 千尺晴霞慵卧水,万叠罗屏拥绣:形容水面倒映着天空的颜色,仿佛像千尺的晴霞慵懒地躺在水上,又像万叠的罗屏环绕着刺绣。
4. 漫几度、吴船回首:形容多次乘坐吴地的船只回顾往事。
5. 归雁五湖应不到,问苍茫、钓雪人知否:形容归雁不会飞到五湖地区,要问清楚关于钓雪人的事情,只有苍茫的大自然才知道。
6. 樵唱杳,度深秀:形容樵夫的歌声在深秀的山中回荡。
7. 重来趁得花时候:形容再次来到这个花开的时候。
8. 记留连、空山夜雨,短亭春酒:回忆曾经在这里留下留恋的空山的夜晚和春雨中的短亭,还有春天的美酒。
9. 李桃新栽成蹊处,尽是行人去后:形容李桃刚刚栽种的地方,都是行人离去后的痕迹。
10. 但东阁、官梅清瘦:只是东阁的官梅已经瘦弱了。
11. 欸乃一声山水绿,燕无言、风定垂帘昼:形容山水间传来欸乃的声音,燕子无声地飞过,风停了,窗帘垂下,照亮了白天。
12. 寒正悄,亸吟袖:寒冷的氛围,垂下的衣袖。

去完善
赏析
《贺新郎》是宋词中的一种常见词牌,此词以优美的意象和丰富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句“浪影龟纹皱”,以波浪的形状比喻水面上的涟漪,形象生动。接下来“蘸平烟、青红半湿,枕溪窗牖”,描绘了水面倒映着天空的颜色,仿佛将天空中的色彩蘸入水中,而溪水旁的窗户则仿佛是水的枕边。这些描绘都充满了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自然之中。
“千尺晴霞慵卧水,万叠罗屏拥绣”,以晴霞和罗屏比喻水面的波纹和水面上的倒影,形象优美。而“漫几度、吴船回首”,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归雁五湖应不到,问苍茫、钓雪人知否”,以归雁和钓雪人比喻生活中的离别和重逢,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樵唱杳,度深秀”,以樵夫的歌声和山水的美景比喻生活中的快乐和自然的美丽,令人陶醉。
“重来趁得花时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美好时光的珍惜。接下来“记留连、空山夜雨,短亭春酒”,回忆了过去生活中的美好时光,包括在空山夜雨中的留连和短亭春酒的美好回忆。
“桃李新栽成蹊处,尽是行人去后”,以桃李的盛开和行人的离去比喻生活中的悲欢离合,令人感慨。
“但东阁、官梅清瘦”,以官梅的清瘦比喻生活中的寂寞和孤独,令人叹息。
最后“欸乃一声山水绿,燕无言、风定垂帘昼”,以山水间的鸟鸣和风定垂帘的景象比喻生活中的宁静和美好,令人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贺新郎》以优美的意象和丰富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生活的美好,令人陶醉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贺新郎》是南宋著名词人吴文英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246年左右,正值南宋晚期,金国灭亡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政治腐败,民生疾苦。
在这个时期,吴文英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他早年曾入仕为官,但因性格孤傲,不善逢迎,仕途并不顺利。后来辞官回乡,过着隐逸的生活。然而,他的才情横溢,诗词歌赋皆有很高的造诣,成为当时文坛的佼佼者。
在吴文英生活的时代,南宋朝廷虽然偏安江南,但社会矛盾尖锐,民不聊生。金国的灭亡并未给南宋带来和平的希望,反而使得南宋朝廷更加腐朽堕落。在这样的背景下,吴文英的词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