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当直即事书怀兼简阁长李舍人
两掖深沉大帝居,紫微西省掌泥书。
天阍启钥趋朝后,侍史焚香起草初。
五吏援毫才患少,万钱分膳食无余。
凤池荀令连宾阁,骑省潘郎对直庐。
烟气霏霏生屋瓦,雷声隐隐度宫车。
沧波满壁浮兰橑,修竹当轩荫绮疏。
性懒无堪过叔夜,思迟多病似相如。
缭垣直北银台路,拭目看君侍玉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两侧深邃有皇帝的居所,紫微省负责掌管文书。
清晨打开宫门进入朝廷,侍史点燃香火开始起草。
五位官员挥毫泼墨人才济济,十万钱财满足膳食无缺。
凤凰池边的荀令接见来宾,骑省厅的潘郎面对直庐。
烟雾在屋瓦上飘渺,雷声隐约从宫殿的车马声中传来。
碧波荡漾映照着墙壁上的飞檐,挺拔的竹子遮挡了窗户和绮丽的稀疏。
我生性懒惰无法胜过叔夜,思考迟缓疾病缠身仿若相如。
绕过城墙来到银台路,擦亮眼睛看你在玉阶前守候。
去完善
释义
1. 两掖深沉大帝居:“两掖”指左右两侧;“深沉”是高大深邃的样子;“大帝居”指皇帝的宫殿。
2. 紫微西省掌泥书:“紫微”借指皇宫,“西省”指尚书省;“掌泥书”指负责起草文书。
3. 天阍启钥趋朝后:“天阍”是天子的门户;“启钥”是开门的意思;“趋朝”指上朝。
4. 侍史焚香起草初:“侍史”指在皇帝身边的官员;“焚香”表示虔诚;“起草初”指开始撰写文书。
5. 五吏援毫才患少:“五吏”泛指各级官吏;“援毫”拿起笔;“才患少”才能不足。
6. 万钱分膳食无余:“万钱”指俸禄丰厚;“膳食无余”饮食无忧。
7. 凤池荀令连宾阁:“凤池”指凤凰池,代指朝廷;“荀令”指的是荀彧,曾任尚书令;“连宾阁”与宾客交往的阁楼。
8. 骑省潘郎对直庐:“骑省”指尚书省中的骑曹参军;“潘郎”指诗人自己;“直庐”指值班时的住处。
9. 烟气霏霏生屋瓦:“烟气霏霏”形容烟雾弥漫;“屋瓦”指屋顶。
10. 雷声隐隐度宫车:“雷声”指车马声;“宫车”指皇帝的车驾。
11. 沧波满壁浮兰橑:“沧波”指海水;“兰橑”指阁楼的栏杆。
12. 修竹当轩荫绮疏:“修竹”指竹子;“当轩”面对窗户;“绮疏”指雕刻精美的窗格。
13. 性懒无堪过叔夜:“性懒”指性格懒散;“无堪”指无法承受;“过叔夜”意指超过叔夜。
14. 思迟多病似相如:“思迟”指思考迟缓;“多病”经常生病;“似相如”像相如一样。
15. 缭垣直北银台路:“缭垣”环绕城墙;“直北”指正北方向;“银台路”指通向皇宫的道路。
16. 拭目看君侍玉除:“拭目”擦亮眼;“看君”看你;“侍玉除”站在玉石台阶旁。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宫中供职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职业生活的一些看法和感想。在诗句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现了皇宫的庄重和宏伟,同时也表现出了自己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首联“两掖深沉大帝居,紫微西省掌泥书”,开门见山点明诗人在皇帝身边的皇家宫殿中担任要职,负责撰写重要的文书工作。用词讲究,意味深长。颔联“天阍启钥趋朝后,侍史焚香起草初”,以具体的生活场景呈现了诗人身为朝廷官员的责任与忙碌。颈联“五吏援毫才患少,万钱分膳食无余”,以诙谐的语言表现了诗人自嘲的心态,虽有一丝无奈却依旧乐观面对生活。
诗人连用“凤池荀令”、“骑省潘郎”两个典故来象征自己的身份及地位,其中暗含对官场的无奈和对自我身份的明确认知。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宫廷中的景象:“烟气霏霏生屋瓦,雷声隐隐度宫车。沧波满壁浮兰橑,修竹当轩荫绮疏”。这些画面逼真生动,不仅展示出皇宫的壮丽景色,而且也表现出诗人深邃的观察力和审美观。
尾联“性懒无堪过叔夜,思迟多病似相如”,诗人把自己比作历史上的文人骚客,既是对自己性格的自嘲,也是对自己才华的认可。同时,这一联也是对友人的鼓励,表达了期待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省中当直即事书怀兼简阁长李舍人》出自北宋著名诗人、政治家杨亿之手。创作于宋真宗时期,具体时间约为998年左右。
在当时,杨亿因为博学多才、文学造诣高深得皇帝器重,进入翰林院担任编修官,并在省中值班时写下了这首作品。诗中以第一人称表达了自己在翰林院的所见所感以及对阁长李舍人的敬意和怀念之情。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身处高位,但仍保持着对学问的敬畏和对国家事务的关注。
在998年前后,宋真宗统治下的北宋正处于社会相对安定、经济发展繁荣的时期。然而,由于文人官僚体制的弊端,朝廷内部党争激烈,不同派别的官员相互倾轧。尽管杨亿深受皇帝的信赖,但他依然关注民生国事,期待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这首诗既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所处地位的自嘲,又流露出对社稷民生的忧虑,以及对朋友的诚挚情谊。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