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运司园亭 雪峰楼

标题包含
运司园亭 雪峰楼
西山最高峰,积雪连四季。 登楼试寓目,入国有故地。 烽候虽久息,武经思豫备。 文饶昔筹边,公意今无愧。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西山的最高峰,白雪覆盖四季不断。 登上高楼放眼望去,仿佛进入了古老的国度。 虽然烽火已经熄灭很久,但军事戒备仍需谨慎。 想当年杜文饶曾积极筹划边防,如今你的表现也无愧于他。
去完善
释义
1. 西山:指北京西郊的西山,也称为“燕京八景”之一,包含了香山、八大处等地。 2. 积雪:此处指西山的香岩、大抬杆等山峰常年积雪的景象。 3. 连四季:意味着一年四季都有积雪存在,这是描述其雪期长。 4. 烽候:烽火台,古代边疆的军事设施。 5. 武经:指军事、兵书等研究战争方面的著作。 6. 文饶:唐朝的李绛,字文饶,官至宰相,曾任度支使,对边防策略颇有研究。 7. 筹边:制定边防策略。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底蕴相结合的诗歌。诗人以西山最高峰和积雪开篇,营造出一种壮观的景象。接着以“登楼试寓目”带领读者领略其国故地的雄伟风光。虽然烽火已经久息,但诗人仍然表现出深深的忧患意识,联想到边疆的安危和国家大事的绸缪准备。最后提到唐朝名相李德裕筹边的故事,表示自己在国家大事上也能展现出公意无愧的精神风貌。这首诗充分展示了诗人的家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同时也流露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运司园亭 雪峰楼》是杜敏求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北宋时期(960-1127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在创作这首诗时,杜敏求正处于他人生中的一段平静时光。他在官场上的地位相对稳定,因此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欣赏和描绘自然美景。他的这种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在北宋时期,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建筑成为了一种时尚。运司园亭就是当时的一种典型代表,它的设计和建造体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而雪峰楼则是运司园亭中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它以其独特的造型和风格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的驻足和赞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