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送唐君益

标题包含
送唐君益
朝家设贤科,留意在豪彦。 三道询天人,万言极贯变。 国论庶有补,谋身非自荐。 昧者鲜知此,荣禄生贪羡。 讨论遗本原,文采事藻绚。 假之为捷涂,得以步华选。 亦有附群邪,借以肆绮辩。 心迹既自异,事业安可见。 遂令权贵人,待物少明辨。 概为天下材,皆同秦士贱。 夫君非好名,力学久忘倦。 天资固彊直,道业益丰羡。 纯如后夔音,发若老羿箭。 深有启沃诚,恬无宠荣恋。 时事方艰虞,干心屡告谴。 远忧何时已,长策殊未献。 期君为国医,起疾须瞑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吕陶,字元钧,号东莱先生,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生于公元978年,卒于公元1032年,享年54岁。 吕陶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父亲吕蒙亨是当时的名士,对吕陶的成长产生...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朝廷设立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目的是选拔出那些有才德的人。他们提出的各种观点和理论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华和能力。这些人才对于国家政治有着重要的贡献,但他们并不会借助这个机会去谋求个人的私利。这其中的道理很少有人理解,而那些看重名利和地位的人对此心生羡慕。有人把这种选拔当作是一种获取功名利禄的捷径,也有人利用这个机会来炫耀自己的才华。但是每个人的心灵和动机都是不同的,他们的成就也就可见一斑了。这种情况也使得一些有权有势的人在看待事情时难以作出公正的判断。他们认为所有的人才都是一样的,就像战国时期的一些士人一样。这个人并不追求名誉和地位,他努力学习,心无旁骛。他的天资聪明而又坚定,他的道德学问也越来越丰富。他诚实而善良,言行举止都显得稳重。他在国家政治中发挥了重要的启发和教诲作用,而不追求个人的虚荣和名利。然而现在时局艰难,他也曾因为直言劝谏而被多次谴责。他期待着能够为国家解决难题,但一直都没有机会施展他的才干。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像一位名医那样,帮助国家治愈病痛。
去完善
释义
1. 朝家:朝廷。 2. 贤科:选拔贤能的科目。 3. 豪彦:杰出人才。 4. 三道询天人:三次征求各方面的意见。 5. 万言极贯变:长篇大论地阐述各种观点。 6. 国论庶有补:对国家大事的议论或许有所补益。 7. 谋身非自荐:谋求自身的利益并不是为了自我推荐。 8. 昧者鲜知此:愚昧的人很少理解这个道理。 9. 荣禄生贪羡:荣华富贵让人产生贪婪羡慕之心。 10. 讨论遗本原:讨论遗留的根本问题。 11. 文采事藻绚:文章的才华表现在词藻华丽上。 12. 假之为捷涂:假借这个途径来获得捷径。 13. 得以步华选:得以入选美好的选择。 14. 附群邪:依附于邪恶的小群体。 15. 肆绮辩:施展华丽的言辞。 16. 心迹既自异: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表现已经不同。 17. 安可见:难以看到他们真正的事业成就。 18. 权贵人:有权势的人。 19. 待物少明辨:对待事物缺少明确的判断。 20. 概为天下材:把所有的人才都看作是天下的人才。 21. 皆同秦士贱:都像秦国的人才一样被轻视。 22. 好名:追求名誉。 23. 力学:努力学习。 24. 天资:天赋。 25. 道业:道德修养。 26. 纯如后夔音:像舜的后代夔那样纯真。 27. 发若老羿箭:如同老羿射箭那样锐利。 28. 启沃诚:真诚的劝谏。 29. 恬无宠荣恋:不追求宠爱和荣誉。 30. 时事方艰虞:时局正艰难。 31. 干心屡告谴:屡次因为直言进谏而受到谴责。 32. 起疾须瞑眩:治疗疾病需要下猛药。
去完善
赏析
《送唐君益》是一首赠别诗,诗人吕陶在此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首先他讲述了朝廷选拔贤才的方式,以“国论庶有补,谋身非自荐”表明真正有才华的人不会借助推荐谋求私利。接着提及了一些人不理解这一点,用学问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反而失去了正直的本色。而后,吕陶赞美了友人唐君益的人品与才学,并对其将来寄托厚望,希望他能像名医一样为国家解决问题。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温和而有力的语调鼓励朋友去追求真理,报效国家。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唐君益》是宋代诗人吕陶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在公元960年至1279年的宋朝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相对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吕陶正面临着离别友人的情境。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同时,这个时期的宋代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样,文人墨客们热衷于诗词歌赋的创作与交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吕陶作为一名优秀的诗人,他的诗篇广泛流传,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