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府君挽词
养德辉光煜,传家训范成。
九泉无愧色,一子有清名。
寿域高风在,天心福报明。
他年霈醲渥,褒赠极哀荣。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培养道德的光辉,传承家风的教育。
于九泉之下无愧于心,一个人有清白的好名声。
长寿之域高尚的风俗存在,天心的福报明显。
将来会有丰盛的雨露,给予最高的荣誉和尊重。
去完善
释义
《赵府君挽词》是宋代诗人吕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是该诗的注释:
1. 赵府君:指赵氏的府君,这里具体指谁并不明确,可能是赵姓官员或者文人士大夫。
2. 挽词:古代文人送葬时所写的一种哀悼性诗歌。
3. 吕陶:字元钧,号泾川先生,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和军事家。
4. 养德辉光煜:形容修养品德的光辉照耀四方。
5. 传家训范成:意指将家族的家训传承下去,并成为典范。
6. 九泉:代指阴间、地下。
7. 无愧色:表示没有对不起他人的地方,心里坦然。
8. 一子有清名:一个儿子具有高尚的名声。
9. 寿域:指长寿之地,这里寓意死者的安身之处。
10. 高风:高尚的风范。
11. 天心:天意、上天的意愿。
12. 福报明:福泽深厚,报应明显。
13. 他年:未来的某个时候。
14. 霈醲渥:形容恩泽广博。
15. 褒赠:对死者后代的奖励和资助。
16. 哀荣:对亡人的悼念与尊敬。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诗,用以赞美赵府君一生的高尚品德和辉煌成就。首联讲述其修养高尚、德行非凡的光辉形象,以及传承家风家教的杰出成果。颔联则强调其九泉之下依然光彩照人,更有一子受到世人赞誉。颈联通过描述寿域之高风亮节,表现出受天佑护的福报光明。尾联寄予美好的祝愿,希望未来赵府君子孙后代能得到天赐恩泽,以表达对他们深厚的哀悼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赵府君挽词》是北宋著名文人吕陶于熙宁年间(1068-1077年)创作的一首悼念亡友的诗。这一时期,正值王安石变法时期,社会动荡,政治氛围紧张。
吕陶在年轻时曾以才华横溢而名动京师,然而一生宦途并不顺畅。他在诗文中反映时事,屡遭贬谪。《赵府君挽词》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故友的哀悼,吕陶既表达了对自己宦途不顺的无奈,也隐含着对时局的忧虑和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