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秦漕归淮南
袭得芝兰一室薰,更将三美向谁论。
光辉自可夸僚友,契爱犹能及子孙。
金节暂求康尔俗,锦衣归去大吾门。
西南终是天涯远,却羡鸾凰集九阍。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我所住的房间里散发着芬芳的兰花香气,但三位美女又是谁能与之相提并论呢?她们的光芒自然能够照耀到朋友和亲人身上,而她们的亲密关系也能达到子子孙孙。她们暂时以金色之节(或许指的是贵重的物品)来祈求吉祥安康,待她们穿着锦衣归家时,一定会光彩照人,值得称颂。尽管远方的西南地区看起来还是遥远,但却令人艳羡那些高飞的凤凰能在皇宫中聚集。
去完善
释义
1. 秦漕:秦州的漕运官员。
2. 淮南:秦州位于安徽淮南一带。
3. 袭得芝兰一室薰:比喻得到了美好的品质,使人感到芳香四溢。
4. 三美:此处指人物的美好品质或美好事物。
5. 光辉:此处形容优秀的人物或事迹的辉煌。
6. 金节:古代官员手持的金质符节,这里代指官员的身份。
7. 锦衣:华丽衣裳,这里代指身份尊贵的人。
8. 西南:方位词,表示方向。
9. 天涯:天边,形容极远的地方。
10. 鸾凰:凤凰,象征吉祥的事物。
11. 九阍:九重门,这里指皇宫,比喻朝廷。
去完善
赏析
《送秦漕归淮南》是宋代诗人吕陶创作的一首送别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与友人依依惜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美好祝愿。
首联“袭得芝兰一室薰,更将三美向谁论”,用芝兰的芬芳比喻友人的高尚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品质的赞美。颔联“光辉自可夸僚友,契爱犹能及子孙”,则是对友人德行的赞扬,表明他的光辉事迹足以让同僚们称颂,而且他的仁爱之心也能影响到子孙后代。
颈联“金节暂求康尔俗,锦衣归去大吾门”,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同时希望他能够在新的地方继续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百姓谋福祉。尾联“西南终是天涯远,却羡鸾凰集九阍”,则是诗人对于友人离去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人未来的期许,希望他在新的地方能够像鸾凰一样得到重用。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留恋,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美好的祝愿。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秦漕归淮南》是北宋诗人吕陶在公元1089年创作的一首送别诗。此时正值北宋中期,社会相对安定,文化艺术繁荣发展。诗人吕陶曾任广都知县、大理寺丞等官职,仕途顺畅,颇有文名。
这首诗是在为一位名叫秦漕的朋友送行时创作的。秦漕即将从京城返回他的故乡淮南,因此吕陶以此诗表达对他离别的惋惜和祝福。吕陶在此诗中以对友情的深厚感慨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抒发了人生际遇的悲欢离合以及共度的岁月时光。整首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相互扶持、彼此珍重的友谊传统,展现了吕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