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春慢
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
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
满城车马,对明月、有谁闲坐。
任狂游,更许傍禁街,不局金锁。
玉楼人、暗中掷果。
珍帘下、笑著春衫袅娜。
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
夜阑饮散,但赢得、翠翘双亸。
醉归来,又重向、晓窗梳裹。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词藻,优雅的叙述。 “帽落宫花,衣惹御香,凤辇晚来初过。” 皇宫中的盛会即将开始,繁花满径,香气四溢。由豪华马车引领着,逐渐走向夜宴。 “鹤降诏飞,龙擎烛戏,端门万枝灯火。” 天子圣旨的到来,如神龙见首不见尾;照亮了端门的烛光,如同繁星点点。都城之内,热闹非凡,但月朗星稀之下,有几个人可以从容坐下,赏月谈风? “满城车马,对明月、有谁闲坐。” 一片繁华景象中,月亮仿佛成为唯一的静物。尽管繁华之中,又有谁能在它的宁静中找到归宿? “任狂游,更许傍禁街,不局金锁。” 月亮见证了这场盛大的狂欢,也看到有人摆脱了世俗束缚,尽情地在夜幕中畅游。 “玉楼人、暗中掷果。” 高楼上的人们在黑暗中嬉戏,彼此赠送果实,表达喜爱和尊敬。 “珍帘下、笑著春衫袅娜。” 帘幕低垂,笑声传出,那是身穿美丽衣裳的年轻人们,他们的笑声如同春风轻拂,让人陶醉。 “素蛾绕钗,轻蝉扑鬓,垂垂柳丝梅朵。” 月色的清冷,映照出年轻女子的婉约之美:她们秀发间的首饰闪烁,像萤火虫萦绕;轻柔的发丝如蝉翼,随风飘动;她们的眉眼之间,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如同柳丝轻轻摇曳,梅花悄然绽放。 “夜阑饮散,但赢得、翠翘双亸。” 盛宴散去,留下一片狼藉,那些曾经的欢声笑语,都随着夜色渐深而消失在远方。 “醉归来,又重向、晓窗梳裹。” 饮酒作乐的人们,在清晨的阳光中醒来,他们重新回到那扇窗口,开始新的一天的生活。
去完善
释义
1. 上林:古代皇家园林,这里代指皇宫或朝廷。
2. 春慢:一种曲调名。
3. 帽落宫花:形容皇帝宴游时的热闹景象。宫花,宫廷中盛开的花。
4. 衣惹御香:指衣服沾染了皇宫中的香气。御香,皇帝的熏香。
5. 凤辇:皇帝的座驾,这里指皇家巡游的队伍。
6. 鹤降诏飞:形容皇帝颁布诏令的庄重场合。鹤降,古人认为仙鹤可以传达天上的旨意,这里比喻皇帝的诏令。
7. 龙擎烛戏:描述皇宫夜晚举行宴会的场景。龙擎烛戏,描绘龙形蜡烛燃烧的场景。
8. 端门:皇宫的正门。
9. 万枝灯火:形容皇宫内外灯火辉煌的景象。
10. 对明月、有谁闲坐:描写皇宫外的景象,月光之下,没有人在此闲坐。
11. 任狂游,更许傍禁街,不局金锁:指皇帝特许参加宴游的人们在皇宫附近随意游玩,不受严格约束。禁街,禁止百姓通行的街道。金锁,比喻严格的限制。
12. 玉楼人、暗中掷果:描绘宴会上女子的活泼形象。玉楼,华美的楼阁。掷果,将水果扔给别人,这里暗示女子之间的嬉戏。
13. 珍帘下、笑著春衫袅娜:描述宴会上女子的娇媚姿态。珍帘,华美的帘幕。春衫,春天的衣衫。袅娜,形容女子体态轻盈。
14. 素蛾绕钗:形容女子头上饰品的美丽。素蛾,白色的蛾子,这里比喻头饰。绕钗,装饰在发髻上的钗子。
15. 轻蝉扑鬓:描绘女子头发的浓密。轻蝉,比喻女子的头发。扑鬓,紧贴在鬓角。
16. 垂垂柳丝梅朵:形容宴会场所的美景。垂垂,低垂的样子。柳丝,柳树的长枝条。梅朵,梅花的花朵。
17. 夜阑饮散:指宴会结束,夜深时分。夜阑,深夜。
18. 但赢得、翠翘双亸:形容女子醉酒后的娇柔姿态。翠翘,翡翠鸟尾部的羽毛,这里比喻女子的眉毛。双亸,下垂的样子。
19. 醉归来,又重向、晓窗梳裹:描述宴游结束后,女子们在晨光中梳理妆容。
去完善
赏析
《上林春慢》是一首描绘宫廷繁华景象的宋词,作者晁冲之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想象,展现出一幅富丽堂皇的皇家画卷。词中通过对皇宫中的车马、灯火、歌舞升平的描述,以及侍女们嬉戏、梳妆的情景,展现了当时皇室的奢靡生活。同时,作者也在其中透露出对这种生活的讽刺和批判,表现出对普通百姓的关注与同情。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既有华丽壮观的画面,又有深刻的人文思考,堪称宋代词作中的一篇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上林春慢》是南宋诗人晁冲之的著名词作,创作于公元1165年左右。这一时期,南宋正处于政治腐败、外患频仍的历史困境之中。
晁冲之(约1085年—约1174年),字叔用,南宋诗人、藏书家,世称“晁叔用”。他曾一度科举落第,但他并不气馁,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他的诗才横溢,被时人誉为“一代文宗”。虽然他在仕途上并未取得显赫的地位,但他的文学成就却为后人所敬仰。
在《上林春慢》这首词中,晁冲之以一种深沉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到来的景象。他以细腻的观察力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展现了大自然的美景。然而,在这美好的景致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和惆怅。这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让晁冲之产生了深刻的感慨。他感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总的来说,《上林春慢》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政治腐败、外患频仍,而晁冲之本人也经历了科举落第等人生挫折。这些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共同构成了这首词深沉的情感基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