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酬天复古风
我生不爱言,欲言令人恶。
总总乾坤内,抱此谁与托。
昔者所亲人,今或苦荼若。
生交各分离,死交已冥漠。
事非固必存,千载一转脚。
要知达士心,阅世等糟粕。
不求万法脱,不与万法缚。
索然天地中,去留如解箨。
万事岂足为,而苦自结约。
吾以此应世,方枘入圆凿。
何当得蔡侯,飘若云中鹤。
新诗近道要,如病饮良药。
上言古心人,次言时道薄。
落落济世志,拙者但骇愕。
功名付吾子,我独甘藜藿。
谁知陋巷中,箪瓢有余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的天性不善于表达,一旦说话会让人厌烦。
在这广袤的天地间,我能向谁倾诉寄托?
过去亲近的人,如今或许如同苦茶。
活着的时候各自分离,死去之后已经无法沟通。
事情并非一定要留存下来,千年的历史转瞬即逝。
要想了解豁达之人的心,必须经历世事的磨练。
不需要逃避一切法则,也不要被它们束缚。
在苍茫的天地之间,去留自由如同剥去笋壳。
万事怎可能都顺心如意,却总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痛苦。
我用这种方式面对世界,就像把方榫塞进圆孔。
何时才能遇到像蔡侯一样的人,自由自在如云中之鹤?
新的诗歌靠近人生的真谛,如同生病时喝下良药。
之前说的是古代高尚之人,接着谈及时代的道德沦丧。
那些有志于拯救世界的人,总是让愚钝的我惊讶不已。
功名利禄就交给你们去追求吧,我只喜欢粗茶淡饭。
谁能知道在简陋的巷子里,用竹器吃饭也有无尽的乐趣呢?
去完善
释义
1. 奉酬:指写诗答谢他人的作品。
2. 天复:是五代时期南汉的第二任皇帝刘隐的年号,这里可能是代指周行己生活时代的时间。
3. 总总:众多、繁多的意思。
4. 乾坤:代表天地、宇宙。
5. 抱此:怀抱着自己的观点或信仰。
6. 昔者所亲人,今或苦荼若:过去的亲朋好友如今可能因为某些原因陷入困苦境地。
7. 生交各分离,死交已冥漠:活着的朋友已经各自分离,死去的朋友已经无法再交流。
8. 事非固必存,千载一转脚:事情并非一定存在,千年之后可能发生变化。
9. 达士:通达的人,即有智慧、洞明世事的人。
10. 阅世等糟粕:看透了世俗琐事如同品尝糟粕一般无味。
11. 不求万法脱,不与万法缚:不追求脱离世间法度,也不被世间法度束缚。
12. 索然:形容孤独寂寞的样子。
13. 去留如解箨:离开或者留下就像竹子的叶子脱落一样自然。
14. 万事岂足为,而苦自结约:世间的事务哪值得去争辩,可人们却自愿将自己捆绑在其中。
15. 吾以此应世,方枘入圆凿:我用这样的态度来面对世界,就像方形的榫头插入了圆形的卯眼一样格格不入。
16. 蔡侯:指的是古代蔡国的诸侯。
17. 新诗近道要:新的诗篇接近道家的核心思想。
18. 上言古心人,次言时道薄:先说的是具有古人品质的人,再谈论时下道德风尚的淡薄。
19. 济世志:治理世界的志向。
20. 藜藿:粗劣的野菜,这里用来形容自己的清贫生活。
21. 箪瓢有余乐:用孔子门徒颜回“一箪食,一瓢饮”的故事来形容自己虽然在贫困中,但依然能从中找到乐趣。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以其深沉的内心独白、哲理思辨及对世俗功名淡泊的姿态成为作者在苦难时期的精神慰藉。首联和颔联通过对比昔日亲友的分离,表现出世事无常,使人感到孤独无奈;颈联传达出经历沧桑后的超然态度,诗人深知事情并非永恒存在,但追求心灵的通达与自由,让心灵在岁月中沉淀;尾联则表现出诗人欲觅知音,共同探讨人生真谛的愿望。整首诗流露出周行己在困厄之境中寻求自我救赎的心态,展示了他深厚的人生智慧和超凡的艺术修养。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奉酬天复古风》是宋代著名文人周行己的一首词。此诗作于公元960年,正值北宋初年,当时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文化繁荣。
在这一年份里,周行己作为文人雅士,饱读诗书,尤擅律诗和宋词,逐渐在文学界崭露头角。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描绘自然风光、赞美田园生活为主,体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此时的时代背景中,文人士大夫崇尚陶渊明的隐逸精神,认为避世隐居是一种超脱尘俗的雅致生活。周行己在这种环境下深受影响,开始关注内心世界的修炼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因此,在这首《奉酬天复古风》中,周行己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万物的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当时文人墨客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