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野人致枸杞青蒿

标题包含
野人致枸杞青蒿
味薄时共笑,野人犹相高。 春田有余暇,馈我杞与蒿。 酌酒谢其意,采之亦诚劳。 城中多好事,过半称贤豪。 杯肴具五鼎,珠玉轻一毫。 将之献门下,皆有千金褒。 何故背此计,而反从吾曹。 淡泊徒自乐,膏芗未能叨。 信知老农美,颇欲耕东臯。 因闲有余力,从尔观芟薅。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刘敞(1019年-1068年),字原父,号公是先生,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学者、文学家、史学家。 刘敞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中进士,历任翰林学士、...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味道淡的时候一同欢笑,乡村之人还显得高贵。 春天的田野有闲暇时间,赠我枸杞和蒿菜。 斟满美酒表达感谢,采摘这些也是辛苦劳作。 城市中有许多热心肠的人,多半都被称为贤者和英雄。 盛宴上的菜肴丰盛,珠玉却轻如鸿毛。 那些礼物被献给权贵,都有丰厚的奖赏。 为什么背离这个计划,反而跟随我们这些人。 平淡的生活只能自我满足,油脂芳香却无法分享。 确实知道农民的美好,很想在东边耕种。 因为空闲的时间,所以愿意跟从你们一起收割。
去完善
释义
《野人致枸杞青蒿》是宋代诗人刘敞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注释: 1. 野人:指的是乡村百姓或农夫。 2. 致:赠送。 3. 枸杞:一种果实呈红色的植物,可食用,也可入药。 4. 青蒿:又称香蒿,可制作药用,也可作为香料。 5. 薄:味道淡薄。 6. 相高:相互赞美。 7. 春田:春天的田野。 8. 余暇:空闲时间。 9. 酌酒:喝酒,此处指感谢对方的馈赠。 10. 诚劳:确实辛苦。 11. 好事:喜欢探究事物的人。 12. 贤豪:有品德和智慧的人。 13. 杯肴:酒杯中的菜肴。 14. 五鼎:古代贵族宴会时所用的五种烹饪方法,这里借指丰盛的宴席。 15. 珠玉:珍珠和玉器,这里比喻珍贵的物品。 16. 将之:将它们献给。 17. 门下:指权贵。 18. 金褒:金钱奖励。 19. 背此计:背离这个计划。 20. 膏芗:油脂和香草,这里指美味佳肴。 21. 信知:相信知道。 22. 老农:年老的农民。 23. 美:美好的品质。 24. 耕东臯:在东边的田地里耕种。 25. 因闲:因为闲暇。 26. 余力:剩余的力量。 27. 从尔:听从你的建议。 28. 观芟薅:观看除草的过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野人致枸杞青蒿”为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同时也讽刺了城市中一些人的虚伪和虚荣。诗中描绘了乡间农人在闲暇之余,向诗人赠送枸杞和青蒿的场景,表现了农民纯朴、勤劳的品质。诗人对此表示感谢,并表示自己也想像他们一样过上简朴的生活。然而,城市中的人却往往过分追求名利,把金银财宝看得比农产品更重,这令诗人感到无奈和失望。最后,诗人表示相信农民的美好品质,并希望自己也能参与到农耕生活中去,体会那份简单而真实的快乐。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野人致枸杞青蒿》是一首创作于宋朝初年的古体诗,作者是刘敞。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960-1127年,正值中国历史上的北宋时期。 在这个时间段内,刘敞作为一名有才华的文人,因为科举失利而未能进入官场,过着较为清苦的生活。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理想,反而更加专注于学术研究,以诗歌表达自己的心声和对生活的感慨。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虽然在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阶级分化、腐败等问题。这使得刘敞这样的文人更加关注民众的疾苦,希望用自己的笔为民众发声。 在这样的人生际遇和社会背景下,刘敞创作了《野人致枸杞青蒿》这首古诗。通过描绘枸杞和青蒿这两种常见的植物,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坚定信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民间疾苦的关注和对社会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