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宿凤山寄枫桥诠无言

标题包含
宿凤山寄枫桥诠无言
泽国春深绿暗天,来时已不见君船。 十年湖海飘零恨,一夜空山听杜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元肇,字圣可,号松源,俗姓李,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宗大师。他生于1136年,卒于1209年,享年74岁。 释元肇出生于浙江明州(今宁波),他的家族世代务农。在15岁时,他出家为僧,开始了修行生涯...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水乡春天绿意盎然,到达时未见你的船只。 十年来在江湖漂泊充满遗憾,一整夜在空山倾听杜鹃啼鸣。
去完善
释义
1. 泽国:指水乡地区,泛指江河湖泊多的地方。 2. 春深:春天的深处,即春天快要结束的时候。 3. 绿暗:绿色的植被茂密,使得天空看起来暗淡无光。 4. 君船:你的船只,这里借指作者要寻找的朋友。 5. 十年:这里表示长时间的意思,并非具体的十年时间。 6. 湖海飘零恨:形容长期在江湖上漂泊流浪的无奈与悲愤。 7. 一夜:一个晚上。 8. 空山:指山中无人的寂静景象。 9. 杜鹃:一种鸟名,又叫子规,叫声哀怨,常用来表达悲伤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春天时,前往泽国寻找一位名叫“枫桥诠无言”的友人的情景。诗人来到此地,发现友人已经离去,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思念之情。 首句“泽国春深绿暗天”描述了春天的泽国景色:绿色覆盖着大地,天空也被绿意染成深色。这样的美景不仅表达了春天的美好,也象征着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 接下来的两句“来时已不见君船”和“十年湖海飘零恨”表达出诗人的失落感。他怀着期待而来,却未能见到友人,这让他感到非常失望。而“十年湖海飘零恨”则透露了他们友谊的深厚,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两句“一夜空山听杜鹃”中,诗人以杜鹃鸟的叫声象征他的哀愁和无奈。在寂静的山谷中,听着杜鹃鸟的鸣叫,诗人更加感受到了失去友人的痛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由释元肇创作的古诗《宿凤山寄枫桥诠无言》。释元肇(生卒年不详)是南宋的一位僧人,他的诗词作品以表达禅意和对生活的感悟为主。 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阶段,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然而,佛教作为一种心灵寄托的方式,在这段时间里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许多文人士大夫和百姓纷纷投向佛门,寻求心灵的慰藉。释元肇便是其中之一,他通过诗歌抒发自己对禅意的理解和人生感悟。 在创作这首古诗时,释元肇可能正在旅途中,他来到凤山这座寺庙住宿。此时的他或许正面临着人生的困境或烦恼,希望通过禅修来净化自己的心灵。在这首诗中,他表达了对枫桥诠无言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修行之路的坚定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代,但也是一个对宗教和精神追求充满渴望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释元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禅意的抒发,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的坚定信念。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