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承知京兆司录
才从知己荐,又应辟书行。
廷尉官联重,军谋职任清。
华严东野秀,紫阁晚峰横。
尽是供吟处,归应新筑成。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京兆:古代长安的别称,这里指宋代的京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2. 司录:古代官职名,负责协助主官管理文书。这里指的是李承知的职位。
3. 知己荐:指被有识之士推荐任职。
4. 辟书:指征召或聘请官员的文书。
5. 廷尉:古代官职名,主要负责审理重大案件。这里泛指官员。
6. 官联:指官员之间的关系。
7. 军谋:指军事谋略。
8. 职任:指工作职责。
9. 华严:即华严寺,位于河南登封嵩山之中,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之一。
10. 东野:指华山以东的地方。
11. 紫阁:指紫阁峰,位于陕西西安南部的秦岭山脉中。
12. 归应:指将来回归故里时。
13. 新筑:指新建的房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李承知京兆司录的场景,以及对他未来的期许和祝愿。首句“才从知己荐”意味着李承在诗人的推荐下得到了这个职位,接着的“又应辟书行”则暗示了他在文学上的造诣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接下来两句“廷尉官联重,军谋职任清”,进一步说明了李承即将担任的这个职务的重要性及其所肩负的责任。诗人以“廷尉”来比喻李承的职位,强调了其地位的尊贵;而“军谋职任清”则表达了诗人对其职务性质的理解和尊重。
接下来的“华严东野秀,紫阁晚峰横”两句,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李承未来在此地任职的美好期待。诗人用“华严东野秀”来形容京兆司录所在地的秀丽景色,同时通过“紫阁晚峰横”来表达对这一任职环境的赞美。
最后两句“尽是供吟处,归应新筑成”,诗人表示,这个地方充满了诗意,相信李承在这里会创作出更多的佳作,同时也希望他能在这个地方有所成就。整首诗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李承前程的祝福,情感真挚,令人感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李承知京兆司录》是北宋时期诗人祖无择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之间,即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祖无择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曾任翰林院侍讲、尚书右丞等职位。他的诗作具有深厚的家国情怀和丰富的哲理思考。
在这首诗创作的时期,北宋正处于社会相对稳定的时期,但由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国家始终面临着军事压力。这个时期的文人非常重视个人修养和家庭观念,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祖无择也不例外,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和对国家的忠诚。
李承是祖无择的朋友,他被任命为京兆司录,这是一个负责地方行政事务的职位。在送别李承的时候,祖无择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朋友的关爱和对他们即将分别的遗憾。他希望李承能够尽职尽责,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在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下,祖无择以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为基础,通过送别李承这一事件,表达了他的家国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