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久将出疆之前三日移居作诗奉邀
久住京华似故乡,迁居又复一番忙。
此非子坐争悬榻,何以家为便出疆。
屋下已听湖水过,楼头不奈柳梢黄。
今朝元巳佳天气,试拨忙来共一觞。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长时间居住在京城仿佛成为了我的家乡,这次搬家又忙碌了一番。
这个住所并非因为你而选择,怎么可以为了家庭便利就离开这里呢?
房子下面已经能听到湖水的声音,楼上却不能忍受柳树枝头的嫩芽变黄。
今天是清明的好天气,试着从繁忙中抽出时间来一起喝一杯吧。
去完善
释义
1. 京华:指繁华的京城,这里指宋代的国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2. 悬榻:东汉时陈蕃任乐安太守时,在京城洛阳设专榻待客,后把来客过宿的地方叫“悬榻”。这里借指朋友相会的地方。
3. “何以家为”:典出《汉书·李广苏建传》中李陵出征前对汉武帝说的话:“臣不敢离鞍匹马,斧钺之人,捐躯陨命,而碎首涂地,愿得一定边陲,以取封侯,令匈奴远遁,以愿陛下百姓之劳,然后召车骑,北归河汾之郊,伺葬皇考毕,因娶乡里妇女,生子育儿,少习文章,立小战功,幸得不死,实陛下神灵之祐,社稷之福也。”后以"何以家为"表示离家从军或为国效力的意思。
4. 元巳: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这里泛指春天的日子。
5. 共一觞:共享美酒之意。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诗人即将离京的移居事件为主题,通过生动形象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传达了诗人对于故乡的眷恋以及离别时的感慨。首先,诗中“久住京华似故乡”一句,表达了诗人已经习惯并融入了京城的生活,这里已经成为了他的第二故乡。然而,接下来的一句“迁居又复一番忙”则表现了诗人面对即将离京的移居事件,不得不面临忙碌的准备工作。
在颔联中,诗人通过自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自己即将离开京城的惋惜。"此非子坐争悬榻,何以家为便出疆" 这一联意味着:如果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指迁移),我为什么要放弃这个熟悉的环境、方便的生活而离开呢?表现出诗人对家园的不舍。
接着颈联"屋下已听湖水过,楼头不奈柳梢黄" 形象地描述了诗人在新居听到的声音与看到的景象,表现了他对新环境的好奇以及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尾联"今朝元巳佳天气,试拨忙来共一觞" 诗人邀约大家一起共度这美好的时光,期望共同分享离别的伤感与欣喜的心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该诗名为《潘德久将出疆之前三日移居作诗奉邀》,创作于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诗人许及之借此诗赠送给友人潘德久,表达了他在友情、个人境遇以及时代背景下的所思所感。
在这段时间里,许及之经历了从布衣到知县的官场晋升之路,他的诗才也得到了皇帝的赏识。然而,随着南宋政治局势的日趋复杂,边疆问题日益严重,加上朝政腐败和党争不断,使得他对自己和国家的未来感到忧虑。在这种背景下,许及之创作了这首诗,一方面祝愿潘德久仕途顺利,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