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松溪

标题包含
松溪
翠盖童童胜碧油,老根络石漱溪流。秋池两部吾无取,留得江声在屋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居简(1164年-1246年),俗姓李,字敬叟,号东涧老人,又号东涧遗民。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居简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年轻时曾参加...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翠绿的荷叶像碧玉一般充满生机,古老而盘根错节的水草缠绕着石头,轻拂过潺潺溪流。秋天的池塘景象并不吸引我,但留下那江水涛涛的声音在房檐之上回响。
去完善
释义
《松溪》:该诗选自明朝诗人释居简的《松溪》。释居简,即姚广孝,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 “翠盖童童胜碧油”:翠盖,指松树绿油油的树冠;童童,枝叶茂盛的样子;胜碧油,超过绿色的车盖。此句描绘了松树的苍翠和茂密。 “老根络石漱溪流”:老根,指松树的根部;络石,缠绕在石头上;漱溪流,冲刷着溪流。此句描述了松树根部紧密缠绕岩石,松叶随着溪流飘荡的画面。 “秋池两部吾无取”:秋池,池塘的名字;两部,这里指诗歌中的两种写作风格;无取,不需要。此句表达作者对某些创作风格的否定。 “留得江声在屋头”:江声,江河流水之声;屋头,房屋附近。此句用江水流动的声音比喻生命的不断延续。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松溪”为题,诗人通过描绘松树的形象来表达对自然的敬仰之情。首句“翠盖童童胜碧油”中,“翠盖”指的是松树的绿盖,“童童”形容其繁茂的样子,“胜碧油”则强调了松树的绿意盎然。这句诗表达了松树绿意盎然、生机勃发的特点。接着的“老根络石漱溪流”描述了松树古老根系紧绕着石头,树干直指蓝天,与溪流交相辉映的画面。它代表了松树生命力的顽强和生存的坚韧。而后两句“秋池两部吾无取,留得江声在屋头”描绘了秋天的池塘虽然失去了生机的繁华,但是江水之声却依旧回荡在耳边。这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独特洞察力以及自我内心的恬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松溪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松溪》是南宋诗人释居简的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89年至1268年之间。这个时期,南宋社会相对安定,经济文化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诗歌艺术也随之繁荣起来。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释居简已经是一个年老的僧人。他在年轻时曾出仕为官,后来因为对官场的不满和对于禅宗佛教的信仰,选择出家为僧。在他的一生中,他游历了江南各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这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关怀。 在这个时期,南宋的文人墨客们热衷于游览山水、抒发文人的忧国忧民之情。释居简的诗作也深受这种风气的影响,他的许多诗篇都以描绘自然风光为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松溪》以松溪为背景,通过描绘溪水、松树、岩石等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情。同时,这首诗也透露出诗人对宁静、淡泊的生活的追求,反映了诗人高尚的品格和超然物外的境界。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