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寄光公

标题包含
寄光公
湖上石楠花出屋,待久老僧来默默。 徐言经岁不出门,偶向今朝移苦竹。 有琴挂壁积尘埃,强之使弹响山谷。 至今两耳犹泠泠,边风日夜相思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晁说之(1059年-1129年),字以道,号景迂,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他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一位著名文人、学者和官员。 晁说之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父晁仲衍曾任尚书都官员外郎,其兄晁补之为著名文学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湖边石楠花开满屋,等待已久的老僧人悄然来临。 缓缓地说他整年都不出门,偶然在今天移栽了苦竹。 有把琴挂在墙上布满灰尘,勉强让他在谷中弹奏响声。 直到如今两只耳朵仍然能感受到那泠泠的声音,如同边疆的风日夜吹奏着思念的曲子。
去完善
释义
1. 湖上:指西湖一带。 2. 石楠花: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可入药。 3. 待久:等待很长时间。 4. 老僧:年老的僧人。 5. 默默:寂静无声的样子。 6. 徐言:慢慢地说话。 7. 经岁:经过一年。 8. 出门:外出走动。 9. 苦竹:竹子的一种,竹子茎秆呈淡黄色,节间稍长,故称苦竹。 10. 有琴:有一张琴。 11. 挂壁:挂在墙上。 12. 积尘埃:堆积的灰尘。 13. 强之使弹:勉强他弹琴。 14. 响山谷:在山谷中回响。 15. 至今:到现在为止。 16. 两耳:两只耳朵。 17. 犹泠泠:依然寒冷。 18. 边风:边疆的风。 19. 日夜:不分昼夜。 20. 相思曲:表达思念情感的曲子。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湖上石楠花出屋”开篇,描绘了湖边石楠花的美丽景象,为全诗营造了宁静、安详的氛围。接下来,诗人描述了等待已久的和尚出现,他们默默地交流,展现了彼此心灵的契合。然后,诗人提到老僧长期足不出户,却在今天偶然地向门外移栽苦竹,表达了老僧内心的坚韧和执着。 随后,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墙壁上挂着的老琴沾染了厚厚的尘埃,却仍然能够发出清脆的响声。这里,诗人通过琴声表现了老僧内心的清高与孤寂。接着,诗人用“至今两耳犹泠泠”来形容自己听琴的感受,强调了琴声在心灵上的震撼。最后,诗人用“边风日夜相思曲”收尾,表达了对边疆战事的关切之情,也体现了诗人的家国情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光公》是宋代诗人晁说之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085年,正值宋朝哲宗时期。 在这一年里,晁说之的个人经历颇为曲折。他曾一度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但随后因政治原因遭贬谪,出京担任南阳县丞。这一变故使他对官场心灰意冷,决定放弃名利,转而投身于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在这段时间里,他与高僧光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彼此交流佛学心得,共同探讨人生哲理。 当时的社会背景也与这首诗的创作密切相关。宋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盛行,许多文人士大夫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同时,宋朝政府对文人采取了较为宽容的政策,使得文人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看法和对社会的关切。在这种背景下,晁说之创作了这首抒发个人感慨、表达与友人心灵相通的诗篇。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