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赏心亭
千里秦淮在玉壶,江山清丽壮吴都。
昔人已化辽天鹤,旧画难寻卧雪图。
冉冉流年去京国,萧萧华发老江湖。
残蝉不会登临意,又噪西风入座隅。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悠悠秦淮河,如玉带环绕美丽江山,壮丽古都苏州。
故人成仙,如巨鹤翱翔天际,那幅美丽的画卷难以寻觅。
岁月流逝,京城渐渐远去,白发的我在江湖中逐渐老去。
秋天残蝉鸣叫,却不懂我登高望远的心意,又在西风中喧嚣着挤进角落。
去完善
释义
《金陵赏心亭》注释:
1. 金陵:南京的古称。
2. 秦淮:即秦淮河,位于南京市境内。
3. 玉壶:比喻美好的境地。
4. 江山:自然景色,这里指南京的山水风光。
5. 清丽:清新秀丽。
6. 壮:使动用法,使……壮丽。
7. 吴都:古时候南京是吴国的都城。
8. 昔人:过去的人,这里可能指南京的历史人物。
9. 辽天鹤:飞向天空的鹤,这里可能暗含古人羽化登仙的传说。
10. 旧画:指古时的画卷或壁画。
11. 卧雪图:描绘雪地场景的画作。
12. 冉冉:慢慢地。
13. 流年:流逝的时光。
14. 京国:京城,这里指南京。
15. 萧萧:形容头发花白。
16. 华发:花白的头发。
17. 老江湖:在江湖中历练多年的意思。
18. 残蝉:秋天的蝉。
19. 登临:登山临水,这里指游览赏心亭。
20. 意:兴致。
21. 西风:秋风。
22. 入座隅:进入座位的一角。
去完善
赏析
《金陵赏心亭》是宋代诗人王琪的一首描绘金陵风光的诗。诗中,作者通过对秦淮河、江山、辽天鹤、旧画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金陵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底蕴。同时,诗人也通过“冉冉流年”、“萧萧华发”等词语,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乡的眷恋。而最后一句中的“残蝉”则象征着诗人孤独的心情,与前面描绘的金陵美景形成鲜明对比,使全诗更加深沉动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金陵赏心亭》是北宋著名诗人王琪的一首描绘江南胜景的诗歌。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1068年前后,正值北宋中期的繁荣时期。王琪生于书香门第,年少时即以才学闻名于乡里,但因科举不第而未能进入官场。在乡间游历期间,他欣赏到了江南地区的秀美风光,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在这一时期,北宋王朝政治较为稳定,经济和文化发展迅速,特别是江南地区,由于水网密布、土地肥沃,农业生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富裕。在这样的背景下,王琪来到了金陵(今南京),游览了赏心亭,被这里的美丽景色深深吸引,于是创作了这首描绘江南胜景的《金陵赏心亭》。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