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自官舍梦归南湖
梦中身世亦间关,觉后悬知去不难。
陶令归来犹有酒,子云老去不迁官。
时供采撷花千树,醉共团栾竹万竿。
想见春风更啼鸟,沉香庭院不胜寒。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梦里历经世事的坎坷曲折,醒来之后才明了离开也不是什么难事。
像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隐还有美酒相伴,像扬雄那样年迈依然不愿升迁。
到时候可以采摘满树的鲜花,醉倒在这万竿翠竹丛中。
想象着春风吹拂、鸟儿啼鸣,那香气四溢的庭院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清凉。
去完善
释义
1. 又和:表示这是作者与他人的诗作唱和之作。
2. 自官舍梦归南湖:在官员的住所中梦见回到南湖。
3. 间关:形容道路崎岖险阻。
4. 悬知:预感到。
5. 陶令:指陶渊明,曾任彭泽令,以隐逸著称。
6. 子云:指扬雄,西汉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字子云。
7. 时供采撷花千树:不时地摘取千树之花。
8. 团栾:团聚。
9. 沉香庭院:指芬芳的院落。
10. 不胜寒:无法抵挡寒冷。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五言诗中,诗人以梦境与现实相互交织的手法,表达了对自己宦游生涯的感慨和对家乡南湖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陶渊明、扬雄等历史人物的引用,暗示了自身的处境以及对官场浮沉的厌倦。同时,诗人描绘了一幅鸟语花香的美景,表达了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人生哲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又和自官舍梦归南湖》是宋代诗人释宝昙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64年,即南宋时期。
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释宝昙已经年逾古稀,他的一生经历了北宋末年的战乱和社会动荡,以及南宋初年的政治变革和文化复兴。他在年轻时曾出家为僧,后来因为对佛法的深入研究和卓越的诗才而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一直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这使他感到深深的遗憾。
在这一时期,南宋政权虽然相对稳定,但北方领土仍然被金朝占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依然十分尖锐。在这种背景下,释宝昙通过对故乡南湖的美好回忆和对家乡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祖国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