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居士施丹结万人缘
透瓶九转有余香,阅世情忘有未忘。
一万人缘何日了,明朝烟水又茫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原文:透瓶九转有余香,阅世情忘有未忘。一万人缘何日了,明朝烟水又茫茫。
译文:美酒香气浓郁,让人回味无穷;经历世事繁华,心中仍有牵挂。万人之中,为何偏偏遇见了你?明天烟波浩渺,又是离别时分。
去完善
释义
1. "透瓶九转":指炼丹的过程。"透瓶"是比喻,形容丹药成熟;"九转"即多次锤炼,意味着反复磨练,精益求精。
2. "阅世情忘":经历过世事的人反而忘记了那些感情。"阅世"指经历世间各种事情;"情忘"指情感上的忘怀。
3. "一万人缘":一种理解是象征性的说法,表示人数众多;另一种理解是赵居士为了结万人缘而施行善举,这里的"一万人缘"指的是他施舍丹药的次数。
4. "何日了":什么时候才能完成。这里是对前面提到的万人缘何时能完成的疑问。
5. "明朝烟水":明天的江水和雾气。"明朝"是指明天;"烟水"通常用来描述江河水面上的雾气或水汽,给人一种迷茫的感觉。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赵居士以慈悲为怀,用智慧和行动济世度人、结万人缘的情景。诗人采用深远的禅意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赵居士的修行境界及内心的超脱。
首句“透瓶九转有余香”,意味着茶香四溢,既喻示赵居士修行的深厚,也暗示他智慧丰盈,具有普渡众生的力量。次句“阅世情忘有未忘”,体现了诗人从世俗纷繁中洞察世事,又在修行中以忘情的态度面对世界的复杂。第三句“一万人缘何日了”,暗含赵居士为实现万人结缘而付出的辛勤努力,以及对何时能达成此愿的期许。尾句“明朝烟水又茫茫”,则传达了尘世如梦,繁华落尽之后的寂静与空灵,也暗示着结万人缘之业仍需赵居士在未来不懈努力。整首诗展现出一种旷达与豪放的精神风貌,表达了诗人在世间行走,不仅要实现自身的解脱,还要帮助更多人走向光明的超脱精神。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在北宋年间,诗人的名字叫释广闻。赵居士是一位信士,他在修行过程中,了解到了佛法中结万人缘的重要性,于是决定施丹结缘。这一行为受到了释广闻的赞扬,他因此写下这首诗。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佛教文化在中国非常盛行,人们普遍信仰佛教,并积极参与各种宗教活动。赵居士身为一位有远见的信士,他意识到结万人缘的重要性和积极意义,于是付诸行动。而诗人释广闻则在听闻赵居士的事迹后,深受感动,挥笔写下了这首赞美之作。
释广闻本人在当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僧人,他的诗篇流传甚广,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敬。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正处于宋朝的文化繁荣时期,当时文人墨客、僧侣道士们热衷于交流和切磋文学技艺,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学术氛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释广闻才得以创作出如此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