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
侧闻中塘好,曾赋劝游篇。
凌江入枉浦,聊复信所传。
化工何作强,耿耿不自怜。
山山高相映,坞坞曲相穿。
林光百道合,花气十村连。
风迎乱駊騀,日送交婵媛。
天回徂阴后,地转升阳前。
初如别逃秦,疏附耻独贤。
又疑未兴周,掩拥欣俱全。
惜哉见之晚,重寻畏雕年。
一省三叹息,十步九折旋。
诗家诧梅事,槁干陋肥鲜。
常于寒角晓,爱彼明冰悬。
疎枝涩冷艳,小窗露孤妍。
吟悲炙留嗛,句喜珠离渊。
忽兹过众甫,欲彀羞断弦。
无以寄美人,千室炊暮烟。
明朝指行处,雾雨空迷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中塘:地方名。
2. 凌江入枉浦:凌江,指水流湍急的江河;枉浦,河流弯曲的地方。
3. 化工:大自然的造化。
4. 耿耿:明亮的样子。
5. 山山:重重叠叠的山峦。
6. 坞坞:指一座座的小山丘。
7. 林光百道合,花气十村连:形容梅花香气弥漫,周围的环境都充满了花香。
8. 风迎乱駊騀,日送交婵媛:风吹动着梅树的枝条,阳光照耀着盛开的梅花。
9. 天回徂阴后,地转升阳前:表示季节的变换,冬至之后阳气逐渐回升。
10. 别逃秦:比喻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11. 疏附耻独贤:指与友人一起欣赏梅花,感到快乐。
12. 未兴周:意指未开启太平盛世。
13. 窃爱明冰悬:喜欢梅花的纯洁与坚韧。
14. 疏枝涩冷艳,小窗露孤妍:描述梅花的形态,稀疏的枝条,冷艳的花朵。
15. 炙留嗛:比喻诗人的感伤之情。
16. 珠离渊:形容诗句优美动人。
17. 众甫:意为众多贤能之人。
18. 欲彀羞断弦:比喻想要借助于高超的技艺表现梅花之美,却又担心无法完美呈现。
19. 无以寄美人:无法将梅花的美好完全传达给懂得欣赏的人。
20. 千室炊暮烟:描写傍晚时分千家万户炊烟袅袅的景象。
21. 明朝指行处,雾雨空迷田:明早打算去寻找那片梅林,但被雾气笼罩,找不到路。
去完善
赏析
《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赏析:
这首诗以“中塘梅林”为题,通过对梅林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珍视。首联写诗人听说中塘的梅林之美,曾经赋诗赞美,如今再次来游,仍被其美景所吸引。颔联和颈联具体描绘了梅林的景象,山山高映,坞坞曲穿,百道林光交汇,十村花香相连,生动地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梅林的风、日、天、地的变化,以及对梅林的赞美之情。
中间四联,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梅林的喜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惋惜。诗人认为梅林的美景如同秦时的避世之地,周朝的繁荣景象,但自己却相见太晚,害怕错过这美好的时光。因此,诗人多次感叹,每一步都充满了曲折。尾联则借用了诗家的说法,表示梅林的美是独一无二的,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梅林的热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梅林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热爱,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时间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渴望。诗人的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佳作。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余顷为中塘梅林诗他日来游复作》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叶适所作。在1148年至1209年间,叶适是南宋文坛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与朱熹、陆九渊并称为“宋学三大家”。在这段时间里,叶适经历了科举失利、战乱流离等人生起伏。他的诗歌作品也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艰辛岁月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在诗中,叶适回忆了自己曾在中塘梅林的美景中创作的诗歌,并表达了渴望再次游历这片美丽的梅林的愿望。这种对自然美景的眷恋和向往,既是叶适本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当时南宋文人普遍的一种精神寄托。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对家园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