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逃户

标题包含
逃户
租帖名犹在,何人纳税钱。 烧侵无主墓,地占没官田。 边国干戈满,蛮州瘴疠偏。 不知携老稚,何处就丰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乐雷发(1250年-1323年),字声远,号雪矶,南宋末年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乌程(今湖州)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 乐雷发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游历四方,结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帖子上的名字仍在,但已无人交纳税款。 焚烧侵占无主之墓,用地占据没收公田。 边疆战事频发,边陲地区瘴气疾病横行。 不知道带着老人和小孩,哪里能找到丰收的乐土。
去完善
释义
1. 逃户:指逃避赋税的农户。 2. 乐雷发:南宋文人,以诗著称。 3. 租帖名犹在:租帖,指封建时代田赋的收据。这句话表示尽管田赋的收据还在,但已无人缴纳税款。 4. 烧侵无主墓:烧侵,焚烧侵占之意。无主墓,即无人管理的坟墓。此句形容田地荒芜,坟墓受到破坏。 5. 地占没官田:地占,指非法占用土地。没官田,即被政府没收的田地。这里表示非法占用的土地已被没收。 6. 边国干戈满:边国,指边疆地区。干戈满,形容战乱频繁。 7. 蛮州瘴疠偏:蛮州,指南方边远地区。瘴疠,指因湿热气候产生的疾病。这句话描述边疆和南方地区的战乱和疫病问题。 8. 携老稚:带着老人和小孩。 9. 丰年:丰收年景,寓意安居乐业。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逃户的困境。首联中的“租帖名犹在”表达了即使户籍仍在,也无法缴纳税款的现实。而“何人纳税钱”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颔联中的“烧侵无主墓”和“地占没官田”揭示了战争所带来的破坏和无主的墓地、荒废的土地。颈联中的“边国干戈满”和“蛮州瘴疠偏”形象地描述了战争的惨烈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尾联中的“不知携老稚,何处就丰年”传达了诗人对逃亡百姓生活的不幸和忧虑。整首诗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同情心和家国情怀,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民生疾苦的担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逃户》是南宋诗人乐雷发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56年左右,当时正值宋理宗在位时期。这一时期,朝政腐败,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乐雷发生于书香门第,受家风熏陶,自幼熟读诗书,才华横溢。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仕途多舛。在目睹了民间的疾苦和国家的危局之后,他深感忧虑,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才学为国家效力,改变现状。因此,《逃户》这首诗歌表达了乐雷发对民生困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以及他渴望实现抱负的愿望。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