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省事

标题包含
省事
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 自许平生初不错,人言毕竟两皆空。 空中有实何人见,实际心知与佛同。 烦恼消除病亦去,闭门便了此生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兄苏轼、苏洵合称“三苏”。 苏辙自幼聪明颖悟,与其兄苏轼一同进入...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早年学习并无深刻理解,晚年从容生活却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功效。 自认为这一生从未做错什么,别人说终究还是一场空。 空无之中蕴含着实质又有谁能看到呢?实际上心灵相通就如同佛性一样。 消除了烦恼病痛也离我远去,关起门来就能明了这辈子的意义所在。
去完善
释义
1. 早岁:早年,年纪还轻的时候。 2. 无甚解:不太理解其中的含义。 3. 晚年:年纪大了的时候。 4. 省事:尽量减少事务的麻烦,此处可以理解为生活琐事或者纷繁复杂的事物。 5. 奇功:奇特的功效。 6. 自许:自己期许或认为。 7. 初不错:一开始就没错。 8. 人言:他人的议论。 9. 毕竟:终究,到底。 10. 两皆空:佛教术语,指世界万物都是空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 11. 空中:佛教用语,指的是万物皆空的观念。 12. 有实:实际上存在的事物。 13. 何人见:谁能够看到。 14. 实际:实际的情况或状况。 15. 心知:内心的感知。 16. 佛同:与佛一样。 17. 烦恼消除:摆脱烦恼和困扰。 18. 病亦去:疾病也远离。 19. 闭门:关起门来,这里可以理解为隐退、避世的意思。 20. 便了:就可以解决了。 21. 此生中:这辈子的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苏辙的一首抒怀之作,表达了他对人生和生活的独到见解。诗的前两句“早岁读书无甚解,晚年省事有奇功”,描述了作者早年读书并没有很深的理解,到了晚年才领悟到省事的奇妙之处。这里的“省事”可以理解为对生活的简化和顺应自然。 接下来的四句“自许平生初不错,人言毕竟两皆空。空中有实何人见,实际心知与佛同”,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一生的肯定和对人生的思考。他认为自己的一生并无过错,但人们终究会认识到世间的一切都是虚无的。虽然一切都是空的,但空中有实在,这种实在感只有通过内心的体验才能感受到,这与佛教所倡导的佛性是相同的。 最后两句“烦恼消除病亦去,闭门便了此生中”,则强调了消除烦恼、远离疾病对于生活的意义。一个人如果能够抛开烦恼,那么生活中的病痛也会随之离去。只要关起门来,就可以在这世上得到满足和安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省事》是北宋诗人苏辙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058年前后,即宋仁宗嘉祐年间。 在这期间,苏辙作为著名文人苏轼的弟弟,同样才华横溢。然而,他们的家庭并不幸,父亲早逝,家境贫寒。兄弟二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学,逐渐崭露头角。苏辙曾参加科举考试,虽屡试不第,但他并没有放弃对文学的追求。在这段时期,苏辙广泛结交文友,切磋诗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这一时期的社会背景是宋朝的经济、文化繁荣发展,尤其是汴京(今河南开封)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此背景下,苏辙受欧阳修、苏轼等文坛前辈的影响,开始尝试诗歌创作。他的诗歌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主题多样,既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和批判。这首《省事》正是他在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