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惜花

标题包含
惜花
人寿期满百,花开唯一春。其间风雨至,旦夕旋为尘。 若使花解愁,愁于看花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陆龟蒙,字鲁望,唐朝时期文人,苏州人。他的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公元834年至880年之间。 陆龟蒙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尤其擅长诗词歌赋。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生命如同花开一季,虽然短暂却充满美好。然而这美好的时光中,总会遇到风风雨雨,瞬间便会消逝如尘土。假如花朵能了解人的哀愁,那它也会为看到它的人们感到忧伤。
去完善
释义
1. 人寿期:人的生命期限。 2. 满百:即活到一百岁。 3. 唯一春:春天是唯一能见到花开的季节。 4. 其间:指人生百年期间。 5. 风雨:比喻人生的曲折、苦难。 6. 旦夕:朝夕之间,指短暂的时间。 7. 旋:马上、立刻。 8. 为尘:指花朵凋谢化为尘土。 9. 若使:假设。 10. 解愁:排解忧愁。
去完善
赏析
《惜花》是唐代诗人陆龟蒙的一首咏物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短暂易逝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 首联“人寿期满百,花开唯一春”,将人的生命与花的生命周期进行对比。人的寿命再长也不过百年,而花却只有一次盛开的春天。这种对比强调了花的生命短暂的特性,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颔联“其间风雨至,旦夕旋为尘”,进一步描述了花在自然环境下所面临的困境。在短暂的开花期内,风雨交加,花朵很快就会凋谢,化为尘土。这既是写实的描绘,也是象征的表达,象征着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脆弱和无奈的心情。 颈联“若使花解愁,愁于看花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花的同情。如果花能够理解人的忧愁,那么花的忧愁一定比看花的人还要多。这里的“花解愁”并非真实的事情,而是诗人通过想象表达的对花的关爱和理解。这一句使诗歌的抒情意味更加浓厚,也使得花的形象更加生动和感人。 总的来说,《惜花》这首诗通过描绘花的短暂生命和面临的各种困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同时,诗人通过想象赋予花以情感,使得诗歌的抒情色彩更加浓厚,令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惜花》是唐代诗人陆龟蒙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为公元9世纪,即唐朝晚期。在这个时期,陆龟蒙作为一位文人墨客,以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自然、人生的思考。 在陆龟蒙所处的时代,唐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对国家和个人的命运感到忧虑和无力。陆龟蒙也不例外,他通过写诗来表达自己对世事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惜花》中,陆龟蒙通过对花的惋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同时,他也借花喻人,表达了对自己及世人命运的担忧。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陆龟蒙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普遍心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