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石榴花 其二

标题包含
石榴花 其二
英英石榴花,不朱而自赤。 凡今之人兮,谁不悦媚色。 脂水涨渭流,妍姿竟倾国。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丘葵,字吉甫,号钓矶,又号鹿皮子。南宋末年诗人,福建泉州人。 丘葵出身贫寒,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他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乡里以教书为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他的学生中有许...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鲜红的石榴花在阳光下分外诱人,没有涂朱砂却自然呈现出深红。如今的人们,有谁能不为美丽的容颜所倾倒呢?盈盈泪水如同渭河之水泛滥,女子的美貌竟然能颠覆整个国家。
去完善
释义
英英:形容盛开的花朵。 石榴花:石榴的花,这里用来比喻美人。 不朱而自赤:不需要涂胭脂就能自然红润。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英英石榴花,不朱而自赤:盛开的石榴花,不需要涂胭脂就能自然红润。 凡今之人兮:如今的人们。 谁不悦媚色:有谁不喜欢美人的容颜呢? 脂水涨渭流:形容女子化妆时用的脂水像渭水一样流淌。 妍姿竟倾国:美丽的容颜竟然让整个国家倾倒。这里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去完善
赏析
《石榴花 其二》丘葵通过描绘石榴花的鲜艳和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用“英英”一词来形容石榴花的繁盛,突显了其蓬勃的生命力。同时,诗人以“不朱而自赤”的比喻,展现了石榴花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形象。 诗中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对于石榴花之美赞赏有加,赞颂其美好的姿态如同倾国倾城的美人。然而,在这赞美之中,诗人也提出了一个疑问:在众人欣赏石榴花的艳丽之时,有多少人能够领悟到它内在的品质呢? 这首诗以石榴花为象征,表现了诗人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境界。他借石榴花的美丽与内在品质之问,提醒人们在欣赏外在美的同时,不要忘记挖掘内在的品格美。这种感慨既是对人们的警醒,也是对人生的启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石榴花 其二》这首诗,出自南宋诗人丘葵之手。此诗作于宋宁宗嘉泰年间(1201-1204年)。此时,南宋已经偏安江南百余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织,政治腐败,民生困苦。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丘葵深感忧虑,他的诗往往寓含着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诗人丘葵在当时正经历着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科举道路上历经坎坷,然而他并未因此气馁,而是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此外,他还热衷于公益事业,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这些都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诗歌创作方面,丘葵主张继承杜甫、白居易等前辈诗人的现实主义传统,强调诗歌要为时代服务,为民众发声。他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对社会的关怀结合起来,使得诗歌既有深沉的思想内涵,又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因此,《石榴花 其二》这首诗歌正是反映了丘葵当时的心情和他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