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煤炭

标题包含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浙江钱塘人。明朝名臣、军事家、政治家。 于谦自幼聪颖过人,七岁能诗,十二岁有神童之称。他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喜《左传》、《汉书》等历史典籍。永乐十九...查看更多
Carinas_
去完善

译文
凿穿混沌寻找到煤炭宝藏,深藏的是能源,蕴含无尽的暖阳。火花再燃如春日复苏,洪炉照耀照亮漫漫长夜。作为鼎彝(煤)依赖生成的力量,如同钢铁般坚韧,生命虽逝却仍留精神。唯愿苍生皆能温饱温暖,此作品经历辛劳无畏无惧,只愿为此献出一切。
Carinas_
去完善
释义
《咏煤炭》是明朝政治家、文学家于谦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注释: 1. 凿开混沌:指开采煤炭的过程。混沌,古代神话中的世界初始状态,这里用来形容煤炭埋藏在地下的状态。 2. 乌金:指煤炭,因其色黑如金而得名。 3. 藏蓄阳和:煤炭具有高热量的特性,可以产生热能,比喻它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4. 爝火燃回春浩浩:用微弱的烛火比喻煤炭燃烧时释放出热量,使周围环境变得温暖如春。 5. 洪炉照破夜沉沉:煤炭燃烧产生的光明驱散黑暗,照亮夜空。洪炉,大炉,这里借指煤炭燃烧产生的光芒。 6. 鼎彝:古代的青铜器,这里代指国家的繁荣昌盛。 7. 元赖生成力:煤炭燃烧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元赖,即“完全依赖”的意思。 8. 铁石犹存死后心:煤炭在燃烧殆尽后仍能留下坚硬的矿物质,比喻为国家奉献的精神永存。 9. 但愿苍生俱饱暖:希望天下百姓都能过上温饱的生活。 10. 不辞辛苦出山林:煤炭虽然来自于山林,但为造福人类,愿意离开原有的地方,无私奉献自己的力量。
Carinas_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煤炭为象征,表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诗人将煤炭比作凿开的混沌,揭示了它深藏的阳和之意,即温暖、热情与生机。而煤火的熊熊燃烧,照亮了漆黑的夜晚,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接着,诗人提到鼎彝(古代重要的礼器)依赖煤炭生成力量,即使死去的煤炭依然留存着坚毅的心。这是对煤炭默默无闻地付出以及顽强精神的赞美。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最真诚的心愿——让天下苍生都能感受到温暖和饱足,即使要承受辛劳,也愿意从山林中走出来,为人间带去光明和温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煤炭的描绘,展现了一位热爱人民、关心国家的诗人形象,以及他崇高的道德情操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Carinas_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明朝成化年间,北京市民于谦在闲暇时,以咏煤炭为题,挥毫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这首诗创作的背景是明朝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此时正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时期。而于谦,曾任兵部尚书、监察御史等职,对于国家和民生疾苦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这个时期,于谦的个人命运也与时代息息相关。他在官场历经坎坷,曾因直言不讳而受到贬谪。然而他始终坚守信念,为民请命,提出“但愿苍生俱饱暖”的崇高理想。这种坚定的信念和对国家、对人民的深切关怀,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现实意义。
Carinas_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