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铁山铺寄交代吴龙图
暂留山驿又晨兴,西望旌麾想旧朋。
三院华簪曾对直,两川兵印复交承。
年光头鬓华如雪,世态心情冷似冰。
境上凭诗驰远意,青泥寒晓入云登。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时停留在山中驿站,再次迎来清晨的活力,向西望去,思念着远方的老朋友。曾几何时,我们曾在那华丽的宫殿里,并肩工作;两地的军事指挥任务,也是相互交托。如今我的头发已白,就像雪花一般;而世间的人情冷暖,也让我心如寒冰。在这优美的环境中,我将把诗意寄向远方的你,希望你在寒冷的早晨,能够感受到我对你的挂念,一步一步登上青云。
去完善
释义
1. 铁山铺: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境内,古代交通要道上的驿站。
2. 交代:指前任官员向新任官员移交职务及公务的过程。
3. 吴龙图:人名,本诗作者赵抃的故交,曾任四川制置使,主管一方军政事务。
4. 三院:古代朝廷官署机构的名称,这里泛指朝中文官机构。
5. 华簪:簪是古人束发的饰品,华簪指显贵的饰物,这里是用来形容官员身份。
6. 对直:当值,值班的意思。
7. 两川:即今四川省一带。
8. 兵印:军事权力的象征,这里指代军事指挥权。
9. 年光:时间流逝,岁月沧桑之意。
10. 头鬓华如雪:比喻头发花白,形容年纪老迈。
11. 世态:指世俗风气。
12. 境上:诗文中,用以指诗人的立足之地或诗歌创作时的环境。
13. 青泥:指南岭古驿道,古称青泥古道,又称粤赣古道,起源于江西赣州,蜿蜒向南至广东梅州。
14. 寒晓:寒冷而明亮的早晨。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赵抃担任四川安抚使时的作品。诗人以“铁山铺”为题,表达了友人别离之情和对故友的思念。在描写离别场景的同时,也传达出自己在世事沧桑、光阴流逝中的无奈和感慨。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使整首诗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过铁山铺寄交代吴龙图》,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诗人赵抃所创作的。赵抃(998-1062),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人,他一生历任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等职,以廉洁奉公著称,世称“铁面御史”。
此诗作于公元1054年,正值赵抃任参知政事期间。这一年,他因公外出,经过铁山铺时,想起故友、时任交代吴龙图的友人,遂写下这首诗。
当时正是北宋中叶,政治较为稳定,经济较为繁荣。然而,在这一时期,官场腐败现象仍然存在,赵抃本人也深受其害。他一生为官清廉,勇于揭露和抨击权贵的不法行为,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尊敬和支持。在《过铁山铺寄交代吴龙图》这首诗中,赵抃表达了对故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现出了他对官场腐败的忧虑和对正义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