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江百咏并序·东园
芳春阁外茂林中,池上新桥路径通。
谁种松篁藏古意,我栽花李引春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春天的芳春阁之外,繁茂的树林之中,池塘上新建的桥梁连接着小路。
是谁种植了松树和竹子,隐藏着古老的韵味?我在花李树下种植花草,引导春风吹拂。
去完善
释义
1. 芳春:春天的美称,这里指代春天。
2. 阁:亭楼。
3. 茂林:繁茂的树林。
4. 池上:池塘边。
5. 新桥:新建的桥梁。
6. 路径通:道路通畅。
7. 松篁:松树与竹子,这里是泛指树木。
8. 古意:古人之意,这里指隐藏的古韵或深远的意境。
9. 李:桃李,常用来比喻教育。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东园》诗中,诗人阮阅通过对芳春阁外的茂林、池上新桥和松篁等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盎然生机的赞美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芳春阁外茂林中”一句展现了春天里树木繁茂的景象,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池上新桥路径通”则表现了诗人对园林建筑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布局的赞赏。接下来的“谁种松篁藏古意”和“我栽花李引春风”两句,诗人通过比较自己与他人的努力,表达了对种植松篁这一古老技艺的尊重以及对栽培桃李引导春风的美好愿景。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审美观,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郴江百咏并序·东园》是南宋诗人阮阅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58年,正值南宋时期,社会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和文化繁荣发展。
阮阅生活在这样一个时期,他曾任太常博士、临安府教授等职,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较深的了解。在任职期间,他游历了湖南郴州一带,有感于当地的自然美景和历史遗迹,创作了一系列诗篇,其中包括这首《郴江百咏并序·东园》。
在东园这个景点,阮阅以五言律诗的形式描绘了东园的美景,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此外,他还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己人生际遇的感慨,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思。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