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东武望馀杭。
云海天涯两杳茫。
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
痛饮从来别有肠。
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
堕泪羊公却姓杨。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您就像那令人敬仰的羊祜一样,只是您姓杨,想到此处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去完善
释义
堕泪羊公:典故出自西晋名将羊祜,因其政绩卓著,死后百姓为之立碑岘山,见者无不落泪。这里借指杨元素。
去完善
赏析
整首词情感真挚深沉。开篇通过描绘东武与馀杭之间遥远的距离,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阻隔感,奠定了全词惆怅的基调。“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则由眼前的离别联想到未来的相聚,展现出作者对美好前景的憧憬以及对友情的珍视。下阕中“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体现了豪迈豁达的一面,试图以豪饮来冲淡离别的伤感。结尾处“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借助景物描写和典故运用,再次强化了离别的哀伤氛围,使得这份友情在凄冷的环境中愈发显得珍贵动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北宋熙宁七年,正值苏轼外放杭州通判任上。此时的苏轼年近不惑,仕途虽顺遂但内心常怀归乡之念。东武与馀杭相隔千里,云山阻隔,令他倍感天涯漂泊之苦。词中"杨元素"即杨绘,是苏轼挚友,即将赴任汝州。临别之际,苏轼设宴饯行,感慨万千而作此词。词中既有对功成名就的期许,又暗含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深沉叹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