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夷齐

标题包含
夷齐
因请休兵谏不行,首阳遁迹似沽名。 既言不食周家粟,薇蕨谁家土上生。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杨公远,字叔明,号西园,又号野趣主人。他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主要活动在宋宁宗、宋理宗时期(1195年-1264年)。 杨公远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省绍兴市)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自幼...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因为请求停止战争的建议没有被采纳,所以选择了隐居山林,似乎是为了沽名钓誉。既然说自己不吃周朝的粮食,那么这薇蕨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去完善
释义
1. 因请休兵谏不行:因为请求停止战争的建议不被采纳。 2. 首阳遁迹似沽名:指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隐居,似乎是为了沽名钓誉。 3. 既言不食周家粟:已经说过不吃周朝的粮食。 4. 薇蕨谁家土上生:指薇和蕨这两种植物生长在谁的土地上。
去完善
赏析
《夷齐》这首诗描绘了古代隐士伯夷和叔齐的形象。两位隐士因劝谏君主止戈休兵未果,选择隐居首阳山,避免被世人认为是沽名钓誉之辈。诗中提到的“不食周家粟”,是指伯夷、叔齐拒绝吃周朝的粮食,只吃长在土里的薇蕨。诗人通过这首诗歌表达了对于隐士精神和对道义的坚守的赞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夷齐》是南宋诗人杨公远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高宗时期(公元1127-1162年)。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历史上的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战争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这时期的文人墨客对于国家民族的热爱、忠诚以及对历史名人的敬仰之情特别深厚。 杨公远在这个时期,身处民间,亲眼目睹战乱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他怀有忧国忧民的情怀,通过追思古代的贤人如伯夷、叔齐等,来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同时,他也寄希望于社会上有更多的仁人志士能挺身而出,挽救国家危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