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自戒

标题包含
自戒
震畏四知,我畏我知。 心之所畏,天不可欺。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元杰(1194年-1245年),字仁伯,号梅野,浙江龙泉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理学家,与陆游、杨万里等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 徐元杰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他年轻时曾游学四方,广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震恐四周皆知,我惧内心有知。 心中有所敬畏,天意难欺。
去完善
释义
《自戒》徐元杰: 这是一首五言诗,共四句。下面是对每句的注释: 1. 震畏四知:“震”是敬畏的意思;“四知”是一个成语,出自《后汉书·杨震传》,原意是指天知、神知、我知、子知,后来用来表示真诚无欺。这句意思是敬畏天地神明和内心良知。 2. 我畏我知:意思是我要警惕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行为,不能欺骗自己。 3. 心之所畏,天不可欺:这句的意思是如果心中有敬畏之心,就不敢做欺骗天地的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道德操守和自我约束的诗词,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的敬畏之心和坚定信念。“震畏四知”是引用古人对于神明、内心、他人和历史的敬畏来警示自己。诗人认为真正的畏惧应该是“我畏我知”,即敬畏自己的内心良知,真正做到对自己坦诚相待。而“心之所畏,天不可欺”则强调只要心存敬畏,天道就不会被欺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戒》是南宋诗人徐元杰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诞生于公元1247年前后,当时正值南宋理宗年间,国家局势相对稳定,但民间矛盾依然尖锐。徐元杰作为一名儒家学者,忧国忧民之情时刻萦绕心头。他在政治上积极参与朝政,力图实现自己的治国理念,然而现实中却屡遭挫折。 徐元杰在人生的这个时期,深感岁月蹉跎、时光荏苒,于是他借这首《自戒》告诫自己,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慎勿言”,避免因为言语不慎而招致祸端。他在这首诗中以“口乃心之门”为比喻,形象地说明了言行的谨慎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首诗是在徐元杰身处复杂官场背景下创作的,它既表现了他对自身修养的重视,也反映出他对国家时局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