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李监税饮刘园
剩栽花木閙低墙,满刻诗文榜画堂。
郁李齐开枝尚弱,牡丹垂谢蕊犹香。
书生野趣人间少,游子佳时客里忙。
准拟灯前儿女问,得君全不负春光。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让花儿在矮墙上摇曳生姿,把诗意和文章布满画廊。
李子花正盛放,枝叶尚显柔弱;牡丹则已凋谢,却仍留花香。
身为书生的我向往这样的野趣,但世人少有知晓;漂泊在外的游子虽然忙碌,但仍然珍惜美好的时光。
期待在这明亮的灯光下,孩子们能问一些有趣的问题,而我能尽我所能让他们领略到春天的美好。
去完善
释义
剩:方言,意思是种植。
闹:形容繁盛或热闹的景象。
低墙:矮墙,低矮的围墙。
诗文:诗的文字。
榜画堂:指将诗文写在壁上。
郁李:植物名,果实可以吃。
齐开:一起开放。
枝尚弱:树枝还很脆弱。
垂谢:凋谢。
蕊:花朵中心的部分。
犹香:还留有香气。
书生:读书的人。
野趣:原野的趣味。
游子:离家在外或者久居外乡的人。
佳时:美好的时光。
客里:作客他乡。
准拟:预料,准备。
灯前:灯光下。
儿女:子女,孩子。
得君:得到您的陪伴。
全不:完全不。
负春光:辜负了春天的美好。
去完善
赏析
本诗描述了作者陪同李监税在刘园饮酒的情景,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首联描绘了园内花木茂盛、诗文书刻的景象,展现了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色;颔联以郁李和牡丹为例,暗示了春日的美好与短暂;颈联表达了作者作为一个书生的闲适心境和游子的忙碌生活之间的对比;尾联则体现了诗人期待与家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愿望,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友谊的珍视。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悠远,充满了田园诗意和生活气息。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陪李监税饮刘园》是宋代诗人曹彦约的一首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公元1194年,即南宋时期。在这个时期,曹彦约担任京湖制置使、江陵知府等职务,负责管理长江中游地区的军政事务。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多反映民间疾苦和边关军事问题。
在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曹彦约正与李监税共同游览刘园。刘园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园林,园内有着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历史建筑。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曹彦约通过与李监税的交流,感慨人生际遇和时代变迁。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己任职生涯的反思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南宋正处于金兵入侵的危机之中,国家局势紧张。曹彦约作为一名官员,深感责任重大。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在国家危难之际应该尽己所能,为国家效力。
总的来说,《陪李监税饮刘园》这首诗反映了曹彦约在南宋时期的人生际遇和时代背景。通过对刘园的描绘,他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时代的深刻思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