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
暖吹入春园,新芽竞粲然。
才教鹰嘴拆,未放雪花妍。
荷杖青林下,携筐旭景前。
孕灵资雨露,钟秀自山川。
碾后香弥远,烹来色更鲜。
名随土地贵,味逐水泉迁。
力藉流黄暖,形模紫笋圆。
正当钻柳火,遥想涌金泉。
任道时新物,须依古法煎。
轻瓯浮绿乳,孤灶散余烟。
甘荠非予匹,宫槐让我先。
竹孤空冉冉,荷弱谩田田。
解渴消残酒,清神减夜眠。
十浆何足馈,百榼尽堪捐。
采撷唯忧晚,营求不计钱。
任公因焙显,陆氏有经传。
爱甚真成僻,尝多合得仙。
亭台虚静处,风月艳阳天。
自可临泉石,何妨杂管弦。
东山似蒙顶,愿得从诸贤。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春风吹进了春天的花园,嫩芽争相绽放。
刚刚将花蕾展开,还没有让雪片飘下。
在清晨的阳光中,我持着竹杖行走在山林里,带着竹篮,寻找孕育生命的雨露,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在打磨和烹煮的过程中,香味越发浓郁,色泽也更加鲜艳。
这种茶叶因产地不同而品质各异,味道随着水源的改变也有所不同。
需要借助阳光的温热,塑造出圆润的形状。
就像竹子在火中爆裂生长,泉水在远处奔涌。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需要遵循古老的制茶方法。
用轻盈的容器承载绿意盎然的茶汤,在小炉上轻轻加热,使余烟消散。
荠菜与我相比,稍稍逊色,只有槐树才能让我稍显逊色。
竹叶孤独却傲然挺立,荷花柔弱却遍布田野。
喝茶可以解渴,消除残余的酒气,使人神志清爽,减少睡眠。
十个小瓶子不足以赠送,百个也不值得捐赠。
采摘的唯一担忧就是时间太晚,寻找的过程从不计较金钱。
任由他人因烘焙而受到赞誉,陆羽也因《茶经》流传于世。
爱上茶便是真爱,品尝得多便可如神仙般逍遥自在。
在这亭台楼阁之中,享受清风明月的美好时光。
既能临泉石之地,也可以欣赏管弦之乐。
东山就像一个小型的蒙顶山,希望我能与众多高人一同分享。
去完善
释义
1. 暖吹:春风的别称。
2. 春园:春天的花园。
3. 鹰嘴:指茶的形状像鹰嘴。
4. 雪花妍:形容茶的洁白。
5. 荷杖:背着竹杖。
6. 青林:绿色树林。
7. 旭景:日出时的阳光。
8. 孕灵:孕育灵气。
9. 钟秀:聚集秀美。
10. 碾:将茶叶压碎。
11. 香弥远:香气弥漫。
12. 色更鲜:颜色更加鲜艳。
13. 土地贵:因地而贵。
14. 味逐水泉迁:味道随着水源的改变而变化。
15. 力藉流黄暖:借助流黄的热量。
16. 荷弱:荷叶弱小的样子。
17. 田田:形容荷叶茂盛的样子。
18. 解:解除。
19. 甘荠:一种野菜。
20. 宫槐:一种树,这里指槐树的花。
21. 竹孤:竹子孤独。
22. 冉冉:慢慢升起的样子。
23. 荷弱谩田田:荷叶弱小的样子。
24. 解渴:消除口渴。
25. 消残酒:消除剩余的酒后不适。
26. 清神:使精神清爽。
27. 减少夜眠:减轻失眠。
28. 十浆:十种茶汤。
29. 百榼:百种茶水。
30. 采撷唯忧晚:采摘茶叶担心太晚。
31. 任公:任公之参,一种人参。
32. 陆氏:陆羽,唐代著名的茶学家。
33. 爱甚真成僻:过于喜欢茶就会变得孤僻。
34. 尝多合得仙:品尝茶多可以延年益寿。
35. 虚静:虚无寂静。
36. 风月艳阳天:风和日丽的天气。
37. 临泉石:靠近泉水岩石。
38. 管弦:音乐。
39. 东山:山名,这里指茶园。
40. 蒙顶:蒙顶山茶。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新茶的诗歌。在春风吹拂的春日里,茶叶嫩芽竞相生长。经过细心采摘和研磨,茶汤的香气弥漫,色泽鲜艳。茶叶随着产地的水土而异,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煎煮时遵循古法,避免火急汤沸,保持茶香纯正。在品尝新茶的同时,诗人不禁联想到山林泉涧的美景,感叹新茶之美不可言喻。这首诗以精炼的文字展现了新茶的特点和韵味,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品茗的独特感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这首诗是徐铉在唐末五代时期所作。徐铉,生于书香世家,博学多才,善诗能文,曾任南唐吏部尚书、翰林学士等官职。然而,身处乱世,他的一生颇为波折,屡次辞官归隐又因时局所迫再度出仕。
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仍,政权更迭迅速。徐铉所在的南唐虽然是江南的繁荣地区,但依旧难以避免战争的侵扰。在这个背景下,徐铉既感叹时局的动荡不安,又对文人雅士的品茗之乐充满向往。
《和门下殷侍郎新茶二十韵》一诗正是反映了徐铉在乱世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茶文化的热衷。诗歌通过对茶叶生长、采摘、烹煮等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茶的韵味以及茶道的精神内涵。同时也表达了他渴望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片宁静之地的理想。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