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赋得有所思

标题包含
赋得有所思
所思何在杳难寻,路远山长水复深。 衰草满庭空伫立,清风吹袂更长吟。 忘情好醉青田酒,寄恨宜调绿绮琴。 落日鲜云偏聚散,可能知我独伤心。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铉(917年-992年),字鼎臣,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徐铉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徐延休是五代时期的学者。徐铉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尤其擅长文学和书法。 在南唐...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所思念的事物犹如消失无踪,寻找无门,路途遥远,山间层叠深邃,流水不息。庭院里满是枯黄的野草,孤单地站立在那里,清爽的微风拂过衣袖,我在轻轻地吟唱。借酒消愁,沉醉在美好的田园风光中;用琴声诉说心中的寄托和愁绪。夕阳西下,蓝天白云忽聚忽散,谁能知道此刻的我正独自沉浸在悲伤之中呢?
去完善
释义
1. 赋得:按照古人的习惯,选取一个题目来作诗,称为“赋得”。 2. 所思:这里指思念的人或事物。 3. 杳:遥远。 4. 路远山长:形容距离之遥远。 5. 水复深:水深不可测。 6. 衰草:枯黄的草。 7. 空伫立:白白地站立等待。 8. 清风:清凉的风。 9. 袂:衣袖。 10. 长吟:拉长声音吟咏。 11. 忘情:忘却感情,表示超脱的样子。 12. 青田酒:一种美酒,出自浙江青田县,这里代指美酒。 13. 寄恨:寄托愁恨。 14. 绿绮琴:古代名琴的一种,这里代指弹琴。 15. 落日鲜云:夕阳和彩云,象征美好时光。 16. 偏聚散:偏偏有聚有散。 17. 可能:也许。 18. 独伤心:独自伤心。
去完善
赏析
《赋得有所思》这首诗歌的主题是关于“思念”和“离别”。诗人通过描绘道路遥远、山水深沉的景致,以及满庭的衰草和飘荡的清风,营造出一种孤独、寂寥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诗人表现出自己的无奈和忧伤。 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提到青田酒和绿绮琴,这两种都与古人抒发情感有关的事物。诗人用这些意象表达出自己希望借酒消愁、寄情于琴的愿望。然而,即使有美酒和佳琴相伴,也无法缓解心中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描述了夕阳西下、彩云聚散的场景,这是一种自然界的画面,也是诗人情感的一种象征。在这个画面中,诗人的孤独和悲伤显得更加深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传达出离别的痛苦和对远方之人的深深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得有所思》是五代十国时期著名文人徐铉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937年至943年之间,正值南唐建国初期。在这段时间里,徐铉作为南唐宫廷文人,参与了大量政治、文化事务,深得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的信任和赏识。 在这个特殊时期,中国历史上正经历着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进程。五代十国时期,战乱频繁,政权更迭迅速,但徐铉所在的南唐却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在这种背景下,徐铉以个人的才情与修养,用优美的诗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这首《赋得有所思》表达了徐铉在面对人生悲欢离合时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深忧虑。在诗中,他借用了“有所思”这一传统主题,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哲思和对亲情的眷恋,展现了他的独特才情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