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追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二首 其一

标题包含
追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二首 其一
采凤何年此地游,高台千古自风流。 寒烟淡淡笼城郭,宝器时时出冢丘。 舴艋竞归芳草渡,鹭鸶群舞碧芦洲。 重华不返箫韶断,落日秦淮添客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郭祥正(1035年-1113年),字功甫,一作功父,自号漳南浪士,又号漳南溪隐。北宋时期文人,祖籍西蜀,徙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 郭祥正出身贫寒,但勤奋好学,才华横溢。他于宋仁宗嘉祐八年(1063...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采凤在哪一年曾在这地游览,高楼矗立在千年历史中展现出它的魅力。 淡淡的烟雾弥漫在城墙和城楼之间,珍贵的器物不时地从古墓中出土。 小舟争相回到芳草地旁的渡口,白鹭则在碧绿的芦苇丛中翩翩起舞。 舜帝一去不复返,美妙的箫韶之音就此中断,落日的余晖洒在秦淮河上,更增添了我作为游客的愁绪。
去完善
释义
1. 金陵:古代南京的别称,位于现在的江苏省南京市。 2. 凤凰台:古代南京的一处名胜,据传因有凤凰飞临而得名。 3. 郭:这里指城市的城墙。 4. 宝器:珍贵的器物,这里可能指的是随葬品。 5. 舴艋:一种小型的船,也称为蚱蜢舟。 6. 芳草渡:指长满花草的小渡口。 7. 鹭鸶:一种水鸟,喜欢在水边或湿地生活。 8. 碧芦洲:指长满绿色芦苇的小岛或水域。 9. 重华:指舜帝,相传他听到箫韶之乐,死后箫韶之声便消失了。 10. 箫韶:传说中舜帝时期的乐曲名。 11. 落日:指夕阳。 12. 秦淮:南京的一条著名河流,这里代指南京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诗人以“追和李白”为题,表达了对其诗才的敬仰之情。首先描绘了凤凰台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然后通过意象如“寒烟、宝器”传达出古今兴衰之感。接下来,他以生动形象的手法描绘了自然界的美景,显示出其乐观的人生态度。然而最后两句中,“重华不返、落日秦淮”却表现出他深沉的哀愁。整首诗将历史、自然与人文紧密融合在一起,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厚的艺术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追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二首 其一》是北宋诗人郭祥正所作。这首古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975年前后,此时正是北宋时期。在郭祥正的晚年时期,他的人生经历丰富,曾担任过地方官职,也曾在京城担任国子监博士。这个时期,北宋朝廷内部斗争激烈,文学创作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郭祥正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对李白的诗歌有着深厚的敬仰之情。在这个时期,他对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进行了学习和模仿,创作出了自己的作品《追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二首 其一》。这首诗通过对金陵凤凰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他对李白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