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新乐府 母别子 刺新间旧也

标题包含
新乐府 母别子 刺新间旧也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朝中叶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他的诗歌通俗易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深受人们喜爱。 白居易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只希望将军将来再立战功时,能遇到比你更出色的新人。
去完善
释义
红楼女:指富贵人家的女儿或歌妓。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直白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妇女地位的卑微以及家庭伦理的破碎。开篇“母别子,子别母”便奠定了全诗哀伤的基调,通过重复强化了离别的痛苦。随后,诗人将矛头指向造成这一悲剧的根源——那位迎娶新人、抛弃旧人的将军。他的行为不仅摧毁了一个家庭,还让无辜的孩子陷入无助的境地。 诗中运用了大量对比手法,例如“掌上莲花”与“眼中刺”,突出了旧妇从宠爱到被厌弃的巨大反差;又如“林中乌与鹊”的自然和谐与人类社会的冷漠形成鲜明对照。此外,“园中桃李树”的意象则寄托了诗人对于亲情稳固的美好愿望。 最后几句带有讽刺意味,表面上是劝慰新妇,实际上暗含谴责之意,提醒她自己也可能成为下一个被抛弃的对象。这种辛辣的笔触既体现了白居易对底层人民的深切关怀,也彰显了他对权贵阶层虚伪道德的批判。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白居易以犀利的笔触揭示社会现实。彼时他已步入仕途多年,深知民间疾苦与官场黑暗。此诗旨在讽刺那些位高权重者喜新厌旧、薄情寡义的行为。诗中的“关西骠骑大将军”虽立下战功,却因迎娶新欢而抛弃原配,致使母子分离。诗人借这一事件,表达对弱势群体的深切同情,同时也批判了当时社会上层重色轻情的现象。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比喻,展现出人间冷暖与世态炎凉。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