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尚方崖赴刘次山馆见过

标题包含
尚方崖赴刘次山馆见过
梅阴踏雨拾落花,鸦鸦溪上来笋车。 插头林隙不敢问,怕是天落山人家。 入门满衣花雨湿,执手无言惟作泣。 十年尘土不可诗,顶破饭颗山头笠。 呼儿剪韭为杯盘,脱套一段春宵欢。 连州政自厌百舌,几语换诗春风寒。 如今尚父何须钓,遇是青山且吟啸。 溪翁说到白发今,前度桃花也陪笑。 故人不解赠马鞭,长吟相送吾庐前。 丁宁传语东道主,记得石鼎新诗联。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对不起,我无法找到关于"张埴"的相关信息。可能是因为这个人的知名度不高或者信息不够明确。如果你能提供更多的上下文信息,比如他所在的领域、他的主要成就等,我会尽力帮助你查找更多相关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梅树在雨滴中摇曳着落下的花瓣,乌鸦在溪流中拉上了竹笋车。 树林的空隙里插满了枝头,不敢去打扰,恐怕那里就是隐藏在高山中的住家。 走进家门,衣服已被花瓣和雨滴湿润,双手紧握却无法说出话来,唯有泪水满面。 十年的灰尘似乎无法掩盖诗意,头顶上的饭粒山上,绿意盎然。 呼唤孩子,韭菜已经备好,这段时间的春光值得庆祝。 曾经在连州的官僚生涯令人厌烦,不如用几句话换取春天的寒冷。 如今的老人不再需要钓鱼,他们遇到的是绿水青山和吟咏啸歌。 说起当年满头白发的渔夫,曾经的桃花树也露出了笑容。 老朋友并不理解为什么送我马鞭,我在房前长吟为他送行。 请向东道主传达我的心意,别忘了那个新的诗句。
去完善
释义
1. 尚方崖:未查到确切地点。可能是一个虚构的地方或者非著名的地理名称。 2. 刘次山:未查到具体人物,可能是虚构的人物或者真实存在但并不著名的人物。 3. 梅阴踏雨拾落花:描述了在梅子树下踩着雨水捡拾花瓣的场景。梅阴,指梅子的树荫;踏雨,指踩在雨水上;拾落花,指捡起掉落的花瓣。 4. 鸦鸦溪上来笋车:形容溪水边的景象,乌鸦叫着,笋车从溪边经过。鸦鸦,形容乌鸦的叫声;来笋车,指运输竹笋的车辆。 5. 插头林隙不敢问:形容隐藏在树林中不敢询问的情况。插头,指将头插入;林隙,指树林间的空隙。 6. 天落山人家:可能是指坐落在山顶上的家庭。天落,指天上的降落物;山人家,指住在山上的人家。 7. 入门满衣花雨湿:形容进入室内时衣服都被花瓣和雨水打湿的状态。 8. 十年尘土不可诗:形容经历了很多沧桑变化,已经无法再写出优美的诗句。 9. 顶破饭颗山头笠:形容在山顶上戴着斗笠劳作的样子。 10. 呼儿剪韭为杯盘:指呼唤儿子准备韭菜作为菜肴。 11. 脱套一段春宵欢:形容摆脱常规,享受春宵的美好。 12. 连州政自厌百舌:可能是指在连州任职时的政治状况令人厌烦。连州,中国湖南省的地级市;政自厌百舌,指对政务感到厌烦。 13. 几语换诗春风寒:形容用几句话就能换来诗歌中的春风寒凉之感。 14. 尚父何须钓:尚父,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位贤者;何须钓,不需要钓鱼。 15. 遇是青山且吟啸:遇到青山就尽情地歌唱和呼喊。 16. 溪翁说到白发今:描述了溪边的老人谈论现在的白发状态。 17. 前度桃花也陪笑:指过去的桃花也在旁边陪着一起欢笑。 18. 故人不解赠马鞭:故人不知道要赠送马鞭。 19. 长吟相送吾庐前:在我家门前长时间地唱歌相送。 20. 丁宁传语东道主:叮嘱传话给东道主。
去完善
赏析
《尚方崖赴刘次山馆见过》张埴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卷,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诗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使得整首诗显得既朴实又富有诗意。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尚方崖赴刘次山馆见过》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南宋晚期,大约在公元1250年左右。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政治上,金国和南宋的矛盾不断激化,战乱频发;在经济上,由于战乱的影响,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人民生活困苦;在文化上,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文人墨客们热衷于探讨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张埴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创作了这首《尚方崖赴刘次山馆见过》。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真挚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代的感慨和对民生疾苦的忧虑。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