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恭和御制闻喜宴诗
圣学希天善牖民,风霆鼓舞气如神。
转回姚姒文章古,作起殷周礼乐新。
有限科名非究竟,无穷经术要纷纶。
事君自昔无他道,不有其身是致身。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圣人之学致力于弘扬天道的美好,以此引导人民向善。雷霆般的气概激励人心,如神祇般启迪智慧。
回顾古代姚、姒两位皇帝的文章,再审视殷、周时期的礼仪和音乐,它们早已成为经典的范本。
科举功名固然重要,但并非终极追求;而博大精深的经典学术,方是我们应该深入探索的方向。
自古以来,为君王效忠并无二途,唯有专注于自身修养,才能真正发挥臣子的作用。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乙未:指农历年支中的乙未年,具体时间因年份而定。
2. 恭和:恭敬地应和、唱和。
3. 御制:皇帝所作的诗词。
4. 闻喜宴:古代科举考试中举者庆贺的宴会。
5. 圣学:儒家学说,此指皇帝的学问。
6. 希天:仰慕上天,意指效法天道。
7. 善牖民:善于引导人民。
8. 风霆:风和雷霆,此形容皇帝的威严。
9. 鼓舞:激发振作。
10. 如神:如同神明般神奇。
11. 转回:转变回来,指恢复古时的文化传统。
12. 姚姒:尧舜,上古时期两位贤明的君主,此处指古代的文化传统。
13. 文章古:指古代的文章风格和内涵。
14. 殷周:殷商和西周,两个时期的礼乐制度比较完备,此处指古代的礼乐文化。
15. 礼乐新:指新的礼乐制度。
16. 有限科名:有限的科举功名,指科举考试中的名次。
17. 究竟:最终的成就。
18. 经术:指儒家经典,包括四书五经等。
19. 纷纶:纷繁复杂。
20. 事君:侍奉君主。
21. 无他道:没有别的办法。
22. 不有其身:不能只顾自己的利益,要为国家献身。
去完善
赏析
《乙未恭和御制闻喜宴诗》描绘了皇帝圣学的宽宏和高尚。他以希天的气度教养百姓,文章用“风霆鼓舞”形容皇帝的威严和精神力量。同时,诗人指出,皇帝的教诲如“姚姒”般古老而深远,又如“殷周”般新颖和深入。这首诗还提到,追求知识和学问的目的不仅仅是功名,而是无尽的思考和探索。诗人认为侍奉君王最好的方式就是尽自己的能力去做事,但不要被利益和名声所束缚。这首诗以其独到的见解和优美的诗句,深刻展现了作者对于学问、人生和忠诚的深刻理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乙未恭和御制闻喜宴诗》是南宋诗人吴泳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239年(南宋嘉熙三年,即乙未年)。此时南宋朝廷正处于内外交困之际,北方金国对南宋虎视眈眈,而国内政治腐败、民不聊生。
在这一时期,诗人吴泳的人生际遇也颇为坎坷。他虽出生书香世家,却一生仕途不顺,曾在朝为官,后因直言敢谏而被贬至地方。尽管如此,他始终关心国家命运,忧心民生疾苦,在诗歌中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同时期,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权臣当道,皇帝垂拱而治,政治斗争激烈。然而,民间文化繁荣,诗词歌赋等文学艺术作品层出不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吴泳的诗歌不仅抒发了个人情怀,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