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变欧阳子秋声

标题包含
变欧阳子秋声
银河耿高树,璧月流中庭。 有声西南来,厥闻浩以盈。 或泠泠为风,或殷殷如霆。 元戎啸中军,猛士赴敌营。 但闻人马行,弗省金铁鸣。 天地始气肃,乾坤亦尘清。 岂有一草木,而不知秋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璀璨的银河映衬下,高大的树木显得更为醒目;明亮的璧月洒满庭院。此时突然传来从西南方向传来的声音,那响亮的声波充盈着四周。有时声音如同寒风凛冽,有时却又如雷霆般激荡人心。元帅在中军发出号令,勇士们奔赴战场。只听到人马嘈杂,却不明白金戈铁马的声音。 大自然的气氛变得严肃起来,尘土和浊气被清风涤荡。怎会有一颗草木,不知晓秋天的到来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银河:指天空中的明亮区域,看起来像一条河,因此被称为银河。在这里比喻明亮的天空。 2. 璧月:美丽的月亮。璧,玉器,这里用来形容月亮的圆度和亮度。 3. 厥:代词,它,这里指代“秋声”。 4. 泠泠:清凉的样子,形容风声。 5. 殷殷:雷声轰鸣。 6. 元戎:元帅,这里指代军队的统帅。 7. 中军:古代军队的中心位置,这里指代军队的核心。 8. 弗省:不关心,不重视。 9. 金铁:金属和铁器,这里指代兵器。 10. 气肃:空气变得清新凉爽。 11. 尘清:尘土减少,空气清新。
去完善
赏析
《变欧阳子秋声》吴泳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宏大的战争画面,充满了激扬的豪情和磅礴的气势。银河、高树、璧月等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随着“有声西南来”,秋声渐起,如风起如雷霆。接下来的描写更是生动形象,让读者感受到战争的激烈与将士们的英勇。最后则用大自然的变化呼应战况的激烈,展现了天地间的一种深沉气息。全词构思精巧,意境开阔,令人叹为观止。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变欧阳子秋声》是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吴泳的一首词作。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1174年至1189年间,这是南宋孝宗时期,正值金国南侵后的一段相对稳定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吴泳的人生际遇颇为丰富。他曾任尚书省郎官、秘书少监等职,后因政治斗争被贬谪为潮州刺史。他的诗才横溢,深受孝宗皇帝的赏识。然而,他又不甘于朝廷的腐朽风气,敢于直言进谏,因此在官场中屡遭排挤。这种复杂的人生经历使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和强烈的现实关怀。 在吴泳所处的时代,南宋朝廷虽然偏安一隅,但经济和文化发展却达到了空前的繁荣。宋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在当时广为流传。而吴泳的词风独特,既有婉约之美,又有豪放之气,使得他在当时的文坛独树一帜。 这首《变欧阳子秋声》正是吴泳在人生低谷时期的作品,他以欧阳子(欧阳修)的诗句为基础,发挥自己的想象,描绘出一幅萧瑟的秋景图,以此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慨。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