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运使张大监道州石山以张诗平地风澜险于水此心铁石听之天为韵
枚回洲边春水生,日光照縠波文平。绣衣使者何世上,綵舟唤客论交情。平生择交不择利,俗子纷纷卧之地。少年所识惟石君,晚岁相从不相弃。一官到处西复东,悲欢得失无不同。谁云我州大如斗,中有千岩万壑含松风。迩来所得尤艰难,人力不到天为剜。幽寻五岭犯炎雾,裹送万里穿狂澜。十夫舁前一夫洗,落尽煨尘见云巘。回首笑向道州守,此解未如人世险。头颅已过羊肠车,不用更通丞相书。老来得此万事足,摩挲苍璧相倚于。玉帘崭崭何齿齿,质坚德重不可徙。要镌𡊢口方玉池,更酌西岭玻璃水。小却盛之数亩园,日夕与之同卧起。客来莫怪我自怜,老子心情正如此。大山嵯峨势千寻,小山左右罗瑶簪。坡陀峭立各有态,面目虽异同肝心。叩之其声清以越,如磬之石钟之铁。怕令去作清庙器,潜向江头□□□。江头之月今几年,惯见东西南北客。凛然相对各无惭,惟此主人伴此石。主人说法石解应,夜深哦诗使之听。垠崖划断声雷硍,有语盘空如此硬。与人说石仍说诗,世间此乐谁得之。故人往往解此意,赠以飞瀑和天池。三君相视俱悠然,主人之乐无穷年。只愁清庙要钟磬,早晚捉去调钧天。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枚回洲边的春水泛起,阳光照耀下波纹平滑如织。身着锦绣的官员在这世界上是何等人物?彩船上的客人谈论着友谊。我这一生选择朋友不看利益,那些庸俗之人只会躺在尘土中。年少时认识的朋友只有石君,晚年相互追随,不离不弃。我的仕途总是在西边与东边之间奔波,无论是欢乐还是悲伤、得到还是失去都感受相同。谁说我们所在的地区大如斗呢?这里有着千岩万壑以及松树间的风声。近来收获尤为艰辛,人力难以到达的地方,老天却好像剜去了一块。我在五岭间寻找幽深,冲过狂澜,跨越万里。十人一起抬起石头,一人清洗,洗净泥土,露出云朵般的山峰。回头笑着对道州的太守说,这次的经历并不比人世间的危险少。我已经走过了曲折的路,不再需要给丞相写信求助。年老时能拥有这一切我已心满意足,抚摸着苍翠的玉石相互依靠。玉帘高高悬挂,牙齿般整齐排列,质地坚硬,德行厚重,不可迁移。要想在玉石上刻字,需用西岭的玻璃水。小小的园林盛放着这些玉石,日日夜夜都与它们共卧。如果客人来了,请不要怪我自怜,老子的情绪正如此。大山雄伟壮观,小山则像美丽的发簪。无论山的坡陡峭或直立,都有各自的风貌。虽然面貌各异,但内心却是相同的。敲击它,声音清澈而高亢,就像磐石的钟声和铁石的声音。我怕它会变成庙堂的祭器,所以在江头悄悄地藏着。江头的月亮已经存在了多年,习惯了看到来自各个地方的人。面对着它,我们都无羞愧之心,只有这块石头陪伴着我。我与石头交流,深夜写诗让它倾听。石头的声音如同划破天空的雷声,如此坚强有力。我将石头与诗歌一同告诉别人,这世上的快乐谁能获得呢?故人们往往理解这种情感,赠送给我瀑布和高处的天池。我与三位友人相对而笑,生活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我只担心庙堂会需要钟磬,早晚会把我抓去协调天地。
去完善
释义
1.枚回洲:地名,位于湖南岳阳。
2.縠波:形容水波如绉纱般细密。
3.绣衣使者:指汉宣帝时派出的治理地方灾害的官员。
4.彩舟:华丽的游船。
5.不选利:选择朋友不看对方的利益。
6.石君:此处指张咏(字复之,号乖崖),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7.西复东:形容辗转迁徙各地任职。
8.为人所云:即“谁云”。
9.迩来:近来。
10.幽寻五岭:在五岭间寻找美景。
11.炎雾:炎热的雾气。
12.煨尘:尘土。
13.云巘:高耸入云的山峰。
14.羊肠车:喻指险峻的道路。
15.丞相书:写给丞相的书信。
16.苍璧:绿色的玉石。
17.玉帘崭崭:形容玉石美景。
18.齿齿:整齐的样子。
19.方玉池:平整的池塘。
20.玻璃水:清澈的水。
21.此解:这种情况。
22.小却:稍微。
23.盛之数亩园:种满数亩地的花园。
24.摩挲:抚摸。
25.小山:比喻石头。
26.瑶簪:美玉制成的簪子,这里指美丽的石头。
27.坡陀峭立:起伏不平的地形。
28.如磬:如同石磬的声音。
29.清庙器:宗庙里的礼器。
30.江头:江边。
31.识:知道。
32.哦诗:吟诵诗歌。
33.雷硍:形容声音宏大。
34.调钧天:指调到朝廷做官。
去完善
赏析
《赋运使张大监道州石山以张诗平地风澜险于水此心铁石听之天为韵》是南宋诗人项安世的七言古诗,这首诗咏颂了张姓运使的品格和道州石山的奇丽景观。全诗感情充沛,气势磅礴,展现出作者对友人的敬仰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联“枚回洲边春水生,日光照縠波文平”描绘出春天的美景,波光粼粼的水面与生机勃勃的洲边景象相映成趣,为整首诗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接下来的“绣衣使者何世上,綵舟唤客论交情”则描绘了张姓运使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颔联“平生择交不择利,俗子纷纷卧之地。少年所识惟石君,晚岁相从不相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石君的敬佩。石君在这里象征着张姓运使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品质,表达出诗人对他长期不变的友情和敬意。
颈联至尾联则转向对道州石山的描绘和感慨。诗人在叙述游览过程的同时,巧妙地将张姓运使的人格品质和自然景观相融合,既有对奇景的欣赏,又有对友情的深化。诗人借景抒情,将个人情感、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赋予这首诗浓厚的哲理意味。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赋运使张大监道州石山以张诗平地风澜险于水此心铁石听之天为韵》是南宋诗人项安世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中晚期(1160年前后),这一时期正是宋朝政治腐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
诗人项安世出生于书香世家,其家族世代为官。然而,在南宋时期,朝廷内部权臣当道,对外投降卖国,导致民不聊生。在这样的背景下,项安世虽然官至中书舍人,但他仍然关心民生疾苦,反对腐败,积极主张抗金。因此,在他的诗歌作品中,常常表现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在这首诗中,项安世以石山为主题,表达了他在面对艰难困苦时的坚定信念和坚韧品质。他以张诗平地风澜险于水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人生的困境和挑战。同时,他用“此心铁石听之天”的意象,表达了他对天道的坚信和对命运的坦然接受。这首诗既反映了诗人的人生态度,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