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赵州无字示陈太尉

标题包含
颂赵州无字示陈太尉
澄潭千载毒龙蟠,倒岳倾湫谁解看。 直下一刀成两段,虚空粉碎髑髅干。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原妙,字宗源,号瑞岩,俗姓李,生于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卒于元大德八年(1304年)。他是禅宗曹洞宗第十三代传人,为南宋末年至元代初年的著名禅师。 释原妙出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县,自幼出家,...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清澈的水潭中隐藏着千年的毒龙盘踞,谁能理解它倒山倒水的威力? 一道直线划过,毒龙瞬间分成两半,整个虚空仿佛被破碎,只剩下干枯的头骨。
去完善
释义
1. 澄潭:清澈的水池,这里指代清澈的心境或思想状态。 2. 毒龙蟠:毒龙,传说中具有剧毒的龙;蟠,盘绕。这里用毒龙蟠比喻各种纷扰繁杂的思想困扰。 3. 倒岳倾湫:描述巨大的力量和冲击,表示使事物颠倒或改变。岳,山岳;湫,大水的意思。 4. 解看:理解并看清真相。 5. 一刀:用以形象地描述果断、彻底的行动或措施。 6. 两段:指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或结果。 7. 虚空:虚无的空间,这里是心灵境界的代名词。 8. 髑髅干:指头骨,暗示生命的结束,即死亡。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禅宗公案的诗词。首先,诗中提到的“澄潭”和“毒龙蟠”,实际上是比喻修行者内心的困惑与执着,就如同有毒的恶龙盘踞在清澈的潭水中,扰乱心灵的平静。“倒岳倾湫”则象征修行者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所感受到的巨大压力。 接下来,“一刀两段”意味着禅宗的顿悟,也就是一下子将所有的困扰和问题都解决,让心灵得到彻底的解脱。这种顿悟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将问题割裂开来,使之迎刃而解。而“虚空粉碎髑髅干”则是形容这种顿悟带来的感受,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虚无,一切都失去了实质意义,只剩下一颗无所畏惧的头颅。 整首诗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禅宗修行的过程,强调了顿悟的重要性和力量,以及修行者在实现顿悟后的内心体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赵州无字示陈太尉》是唐代高僧释原妙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中期,大约公元8世纪左右。在这个时期,佛教在中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高峰,禅宗思想逐渐流行,强调顿悟和自我解脱。 释原妙作为一位高僧,对禅宗哲学有深刻的理解和实践。他在诗中表达了赵州禅师以“无字”教诲陈太尉的故事,传达了禅宗的智慧和哲理。这个时期的释原妙可能经历了人生的起伏,但他始终坚守禅宗信仰,追求心灵的解脱。 在唐朝中期,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佛教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赵州禅师和陈太尉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人物,他们的故事代表了禅宗修行的精神实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