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看月 其一
南风扫阴翳,快若诛神奸。
日暮天无云,月出房心间。
幽人倦蒸溽,痴坐山中山。
连连甲子雨,幸此天破悭。
清明皆我有,何但窥一斑。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风吹散乌云,快速如诛灭邪恶之神。
太阳落山时天空没有云朵,月亮从房屋之间升起。
隐逸之人厌倦闷热潮湿,静静地坐在山中。
接连不断的降雨已过,庆幸天空放晴不再吝啬。
晴朗明亮都归我所有,不仅仅局限于所见一斑。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南风:指从南方吹来的暖风。
2. 扫阴翳:扫除阴暗。扫,除去;阴翳,阴暗。
3. 快若诛神奸:形容风吹过,感觉像诛杀了邪恶的神灵一样畅快。快若,如同……般痛快;诛神奸,诛杀邪恶的神灵。
4. 日暮:太阳落山的时候。
5. 无云:没有云彩。
6. 月出房心间:月亮从房屋之间的缝隙中升起。房心,房檐之间。
7. 幽人:隐居之人。
8. 倦蒸溽:厌倦了闷热潮湿的天气。蒸溽,湿热。
9. 痴坐山中山:在山中的山巅上坐着发呆。
10. 连连甲子雨:连续下了许多天的雨。甲子,古代的计时单位,一甲子即60天;连,连续;连连甲子,表示连续多天。
11. 幸此天破悭:幸运的是此时天空放晴。破悭,打破吝啬,这里指放晴。
12. 清明皆我有:清澈明朗的景象都属于我。清明节时晴朗明净的景色。
13. 何但窥一斑:岂止是看到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比喻对于事物的了解仅仅是冰山一角。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身处山间、欣赏月色美景的惬意心境。首句“南风扫阴翳”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南风的威力,好似扫除阴霾,营造出晴朗明净的天空,为接下来的赏月铺垫了环境基础。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日暮天无云,月出房心间”景象的描述,传达了夜晚明月渐升时的美好画面。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恬静自然生活的热爱。“幽人倦蒸溽,痴坐山中山”意为厌倦城市喧嚣的人们在山林间如痴如醉地欣赏着夜景,表达了诗人对山川风光的热爱和眷恋。而“连连甲子雨,幸此天破悭”则表达了尽管接连下了一阵子雨,还好天气终于放晴,给人以强烈的获得感。
最后,诗人以“清明皆我有,何但窥一斑”总结全诗,强调了此刻所拥有的清朗夜色皆是自己的所有,感受到大自然无私赐予的美好,不必仅仅满足于一瞥。整首诗生动展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心境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坐看月 其一》是宋代诗人杨冠卿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94年,正值南宋时期。在这个时代,朝廷偏安江南,国家局势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十分尖锐。
杨冠卿本人是南宋的一位官员,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坎坷。他曾因为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挤,被迫离开官场。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反映社会现实为主题,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担忧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夜晚看月的情景,表达了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