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凉
白屋秋声里,蹉跎旅食春。
挑灯鲁酒薄,拊枕越鸡晨。
学术家传业,风流德有邻。
似闻川陜捷,吾道付峨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简朴的住房中,听到秋天的声音,感叹时光在旅店度过春季。
点上灯,喝一口淡薄的鲁地酒,拂晓时枕着越地的鸡肉入眠。
学者们传授学业,美好的品德传递给邻居。
听说四川和陕西的喜讯,我们追求的道路已通往峨眉山和岷江。
去完善
释义
1. 白屋:这里指简陋的住房,语出《史记·儒林列传》记载公孙弘对汉武帝说:“臣弘敝车羸马,后齐贯丘之不易;赁所居对朝室户,常卜日临川而视鱼鳖;躬耕妻妇桑麻,其余衣食,不足与俗世共利。”这句话是说公孙弘家境贫寒,借住在田间的小屋里。
2. 旅食:指的是在外寄食求食的意思,如《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写道:“我周人出谷,迁于辽东西,而雅述有剩,将夹辅殷,故曰偃师,艺祖赞禹洪德,克慎厥猷,宜我王度,故曰槐里。自唐叔虞不及王者皆称公侯,及王乃称伯舅。”这里描述了唐朝初年,由于人口迁移和战争频繁,导致人们流离失所,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群常常为了生存而四处奔波寻找食物。
3. 鲁酒:古代山东地区生产的低度酒。杜甫诗中曾提及:“谁能持我寿,鲁酒白玉杯。”
4. 越鸡:指产自浙江地区的土鸡。陆游诗中曾提及:“越鸡尝鼎味,江鲤过门阑。”
5. 川陜:四川省和陕西省的简称,这里特指这两个地区在南宋时期的疆域范围。
6. 峨岷:四川省南部的两座名山,即峨眉山和岷山,这里用以代指四川地区。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歌名为《夜凉》,其主题为秋天的凉爽和旅途中的感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一间简陋的屋子中度过秋天,感叹时光荏苒,岁月蹉跎。诗中的“白屋”意味着贫寒之家,暗示着诗人的清贫生活。诗人以秋声为背景,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他也描述了自己在旅途中品尝美食、享受短暂的愉悦的时光。
接下来的诗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孤寂的夜晚,点上油灯,饮下淡淡的酒,回忆起过去的事务。诗人提到的“鲁酒”是古代的一种名酒,而“越鸡”则是越国特产的一种鸡,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诗人也提到自己在学术上的成就和品德上的修养,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品行的坚持。
最后两句,诗人提到了听闻四川和陕西的战事已经结束,表示了对国家安定和世界和平的期待。这里的“峨岷”指的是峨嵋山和岷山,是中国西南部的重要山脉,象征着国家的疆域和文化的传承。诗人希望自己的才能和品德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夜凉》是南宋诗人苏籀的一首描绘夏夜景色的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南宋时期,大约在公元1127年至1279年之间。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宋朝与金、蒙古等国家长期战争的历史阶段。
在这个特殊时期,苏籀作为一位士人,经历了许多人生际遇。他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成为一位知名的文人墨客。然而,由于战乱和政治局势的动荡,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曾多次被贬谪。尽管如此,苏籀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这使得他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在《夜凉》这首诗中,苏籀通过描绘夏夜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人们对宁静美好生活的向往。当时的社会环境充满了战争和纷争,人们的生活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这首诗可以看作是苏籀对这个时代的反思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