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张及庵乞米
南山近日饭篱空,衲子难教口欱风。
引臂上方香积界,须劳金粟展神通。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南边的山上最近饭菜稀疏,僧人们难以抵挡寒风的侵袭。抬起手臂指向上方的香积世界,必须凭借金黄色的粟米来展现神力。
去完善
释义
1. 南山:代指释法薰所在的佛教寺庙。这里借用了南岳衡山的典故,衡山南岳庙是古代著名的佛教圣地。
2. 饭篱:僧人用餐的食具,这里用来比喻僧人的饮食。
3. 衲子:指出家人,即和尚。
4. 口欱风:指吃西北风,意为没有饭吃。
5. 引臂:伸手,这里指求取食物的动作。
6. 上方:佛教术语,指天堂或天神居住的地方。
7. 香积界:指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国净土。
8. 金粟:佛教中的金粟如来,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身,这里用来比喻富有的佛教信徒。
9. 神通:佛教中的一种神秘力量,可以让人摆脱现实困境。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求米的诗,诗人法薰是佛教僧人,他借用南山、饭篱等佛教意象,表达了寺院粮食短缺的困境。“南山近日饭篱空”,以南山比喻自己的寺庙,表达寺庙粮仓已经空虚。“衲子难教口欱风”,诗人以衲子自称,表示自己难以忍受饥饿之苦。接下来的两句,诗人寄希望于佛祖的帮助,他以“引臂上方香积界”来形容自己向佛祖求助的动作,希望得到佛祖的庇护。最后,他用“须劳金粟展神通”来表明需要佛祖显神通来帮助解决粮食问题。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祈求神灵庇佑的心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虔诚。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上张及庵乞米》是南宋时期的诗人释法薰所作。此诗创作于公元1256年前后,也就是宋理宗宝祐二年左右。在这期间,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一隅,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与此同时,北方金朝灭亡后,蒙古人入侵,中原烽火连天,国家正处于危亡之际。
释法薰,又称法薰禅师,本名周明叔,因其法号释法薰而闻名。他是南宋禅宗僧人,俗家姓周,籍贯浙江余杭。法薰禅师出家前曾研读儒家经典,并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然而,他在目睹了民间疾苦和社会动荡之后,对仕途产生了动摇,转而投身佛门,成为一位禅宗僧侣。
在释法薰生活的时代,佛教受到朝廷的重视和支持,许多禅寺都得到了丰厚的供养。然而,随着蒙古军队的南下,战争使得百姓流离失所,寺院的香火也逐渐凋零。在这种背景下,法薰禅师为了维持寺院的生计,不得不向信士化缘乞米。这首诗就是他为乞米的缘故,写给友人张及庵的。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