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自在吟

标题包含
自在吟
心不过一寸,两手何拘拘。 身不过数尺,两足何区区。 何人不饮酒,何人不读书。 柰何天地间,自在独尧夫。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谥号康节,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诗人。他是北宋五子之一,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 邵雍出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心脏仅约三寸大小,为何双手要受到拘束? 身体不过几尺长度,为什么双脚不能自由活动? 每个人都可以喝酒,每个人都可以阅读书籍。 但在天地之间,能够自由生活的只有尧夫(即诗人自己)。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尧夫:宋朝隐逸诗人邵雍的别号,字尧夫。这里作者以尧夫自称。 2. 寸:古代长度单位,约等于3厘米。 3. 拘拘:束缚、拘束。 4. 数尺:古代长度单位,约为7市尺。 5. 区区:形容狭小、狭窄。
去完善
赏析
《自在吟》是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邵雍的一首咏志诗。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潇洒自如的人生境界。全诗分为三个层次:首先通过观察自己的身体和内心,揭示了生命的有限性;接着表达了酒与书对人的普遍吸引力;最后通过与尧夫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独特个性。 在第一个层次中,诗人用“心不过一寸”和“身不过数尺”来形象地描述了人类心灵的渺小和身体的不堪一击,并由此引出了接下来的“两手何拘拘”和“两足何区区”。这种对生命状态的描绘使得人们不禁深思:尽管人类具有高度的智慧和文化成果,但无论如何都不能摆脱生命的限制。 第二个层次则关注人类的共性,即追求酒与书的快乐。这两样东西被视为生活中的重要元素,能够为人们带来愉悦的体验。无论是饮美酒还是读好书,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然而,正如诗人所提醒的那样,并非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独善其身”,这也就凸显出第三个层次的涵义。 在第三个层次中,诗人通过对尧夫形象的刻画,展示了自己的独立精神。尧夫是北宋时期的隐士,他避世隐居,以修身养性为己任。诗人通过对比自己与尧夫的形象,向世人宣告了他的个性特点:虽然生活在同样的世界中,但他却能挣脱束缚,实现心灵的自由。“奈何天地间,自在独尧夫。” 这句话意味着:即使是在繁华纷扰的世间,诗人依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享受生活的乐趣。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在吟》是北宋时期著名学者、诗人邵雍创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和追求自在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自在吟》时,邵雍正处于人生的中年阶段。他早年曾游学四方,后移居洛阳,过着隐逸的生活。在这段时间里,他深入钻研儒、道、佛三家之学,形成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被称为“康节先生”。他的学术成就得到了当时许多名人的赞誉,如司马光、苏轼等都与他交情甚好。 在这个时期,北宋社会相对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儒、道、佛三家思想交融,产生了许多新的哲学观点。在这种背景下,邵雍提出了自己的“一元论”哲学观,主张以道为本,顺应自然,追求心灵的自在与宁静。这种观念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如《自在吟》中所述:“无思无虑,其乐陶陶。”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